一、举报诈骗需要何证据?
(1)物证、书证;
(2)证人证言;
(3)被害人陈述;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5)鉴定;
(6)勘验、检查笔录;
(7)视听资料。
二、婚内出轨需要承担何法律职责?
一般来说,婚内出轨行为是不触犯法律的,属于道德方面的范畴,但如果出轨方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则涉嫌构成重婚罪,会面临刑事处罚。婚内出轨违背了夫妻忠诚的基本制度。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新增“有其他重大过错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扩大了离婚损害赔偿的范围。
这就意味着,在出轨导致婚姻破裂的离婚案件中,如果过错方存在较大的过错,然而又没有达到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的程度,无过错方也可以请求损害赔偿。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其中一个,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三、举报需要何证据需要实名吗?
你举报内容的书证,录音,录像,证人证言等都可以作为证据如怕打击报复可以请求不实名制。
四、婚内不抚养孩子起诉需要何证据?
婚内不抚养孩子起诉需要足够的证据材料才可以,比方说男方跟女方两个人在一起这么长时刻了,男方没有抚养孩子,女方起诉男方不抚养孩子要有凭有据的说出男方婚内没有抚养过孩子,要求男方拿抚养费,女方最好要留有视频证据证明男方没有抚养孩子
五、举报非法营运需要何证据?
举报非法营运需要书证,收据或者发票;当事人的称述,询问双方当事人的笔录;交警的执法记录等;录音录像,比如谈话的录音、营运的相片等。
六、举报黑车拉客需要何证据?
讨价还价的视频,到达目的地后,付钱的视频
七、举报私刻公章需要何证据?
需要说明私刻了那个单位的公章,用在何处。使用者是谁。
八、举报假烟需要何证据?
市民买到假烟,发现非法经营假烟、走私烟等线索,均可拨打烟草监管举报电话12313投诉。接到举报后,烟草部门会按照举报必查、投诉必究和严格保密的制度,打击相关涉烟的违法犯罪行为。
一旦烟草部门确认举报情况属实,按照相关规定会给予举报者一定金额的奖励。
九、举报食品卫生需要何证据?
一、监管主体要明确。
卫生监督专家提醒说,投诉举报时,监管主体要明确。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具体说就是,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质检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因此,目前卫生行政部门主要受理餐饮业(包括食堂)制售劣质食品德为,就餐卫生差,食品从业人员个人卫生不良,销售发霉、变质、过期食品,以及食物中毒等侵犯消费者权益,不符合食品卫生法律法规要求的行为。
二、投诉举报要及时。
卫生行政部门在受理投诉举报中经常碰到事发后相当长的一段时刻后投诉举报人才来反映难题的情况,比如发生食物中毒时,有的消费者想和饭店“私了”,以获得一定赔偿,往往“私了”不成时才想到投诉,这时调查处理食物中毒的最佳时机已丧失,可疑食品被销毁,加工操作场所被清洗消毒,中毒者也已康复,卫生行政部门无法取到有力证据;加之如果饭店反悔不认帐,卫生行政部门也难帮助受害的消费者讨回权益。因此,在事发后尽可能早的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反映,卫生行政部门才能在第一时刻内调查处理,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三、证据资料要收集。
许多投诉举报人在来卫生行政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时仅仅口头叙述,无法出示其它相关证据,比如书证、视听资料等,常常使卫生行政部门难以受理,因此,在投诉举报前,要尽可能收集有关证据,以便卫生行政部门查证使用,建议消费者在进行餐饮消费时务必索要发票(或收据),可能的话,可以寻找人证;同时,应保留好有关证据。
四、投诉举报要详尽,实事求是。
消费者在进行投诉举报时要有明确的投诉举报对象,包括店名、地址,其中举报还要有具体的违法事实,以便能及时立案查处、尽早结案;如果用电话或信函举报时,最好不要匿名,要充分信任卫生行政部门,留下真诚姓名和联系方式,便于进一步核实情况,防止疏忽重要线索,同时也方便卫生行政部门将查处结局及时反馈给举报者。最后还要提醒大家,投诉举报应实事求是,不要捏造或歪曲事实,情节严重的话,涉嫌触犯《刑法》,可能被追究刑事职责。
十、举报他人无证驾驶需要何证据?
发现无证驾驶人员,可以向正在执勤的交警或者拨打122、110举报。为方便交警部门取证,最好是在行驶前或者行驶经过中举报。
法律依据: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其中一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下面内容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