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NO.79| 围观?陆岸作品

编者按
凤凰湖诗社成立以来,先后在周一刊推出了“八面来风”和“名家赏析”栏目,得到了各地诗友的大力支持,提升了诗社成员的诗歌欣赏水平。为进一步提高诗社成员的诗歌鉴赏能力,又特开设了“围观”栏目,每期由一位社员提供代表诗作一首,其他成员赏析,在周一刊推出。今天推送凤凰湖诗社成员赏析陆岸诗作《晨昏辞》。
晨昏辞
文/陆岸
雀鸣四起时
她也打开白昼晨起觅食
台阶上的那些光如此苍白
唯一匆匆的是每天踏过的步履
昨晚的月光也这样来过
不过有些方向是不一样的
就这样填充所有的朝晚吧
院子里的蔷薇修剪得整整齐齐
目光所及
这一切和外面多么不同
可喧嚣和蝴蝶毕竟冲进来了
壶里的水一会儿安静
一会儿烦躁
想念的那个人在茶杯里沸腾
就这样虚度所有的朝晚吧
他在哪里?过去又在哪里?
出门后回来的那个人又是谁?
有几根白发终究无故而生
所有的熟悉都会逝去
所有的陌生还会再来
春天的花开得热热闹闹
一堵墙爬满了裂痕
她忽然哭了
如同黄昏时那掩面而去的落日
如同落日后那苍白的黄昏
陆岸,本名陆卫强,浙江桐乡人。《中华文学》杂志社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于《浙江诗人》《大河诗刊》《长江诗歌》《北极光》《中国诗人》《安徽诗歌》《湖北诗人》《陕西诗歌》《大西北诗人》《企业家日报》《钱江晚报》等媒体刊物。
围观
陆老师这首诗,让我看到了他一年多耕耘的进步。可以说在诗歌上登堂入室了。首先从情境上打动了我,为这晨昏的思念清泪盈眶。从技法上看,陆老师这首诗从表面的思念,背后已涌动出许多诗外的涵义,其可挖掘性比我们平常所平铺直叙指哪打哪儿的写法内涵更深外延更广。我们想要理顺头绪,指望着一个既定的目标,可是生活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在喧嚣与安静中守望和准备迎接,也许是空等,也许等来的不是自己想要的,只有落日,只有苍白的黄昏,与苍白的月光呼应,又暗喻了轮回,朝朝暮暮的苍白人生。这首诗,我欣喜地看到陆老师已经很熟练地运用了悖论,应用矛盾的对立与冲突,在晨昏里转换和谐统一。这是现代诗歌许多大家惯用的表现手法。另一个值得点赞的是陆老师这首诗的语言特点,笔法举重若轻温婉细腻,下笔流畅,感动之余,读来是一种美妙享受,蕴味无穷。 (余弦淙淙评)
从早晨到黄昏,对于时间是一天,对于人是一生。诗中她的一天或一生,在做些什么,经历些什么,想些什么。读者可以自己读到的。(濮建镇评)
《晨昏辞》是一首含蓄的诗,在情感的世界里,她缺失了他。晨昏可以周而复始,但他不在身边,以至于她怀疑:他过去是否真的存在过;如果他能归来,还是以前的他吗? (沈燕萍评)
这是一首爱情诗。你看她,把院中蔷薇修剪整齐(玫瑰是爱情的标志,而玫瑰属蔷薇科)这里的蔷薇显然是暗喻。她在等待他出现,从早晨直至黄昏。院内环境很安静,她思念着他,就像壶中的水在沸腾。打开院门,外面是喧嚣的世界,而生活是美好的(飞进来的蝴蝶)。春天的花开得热闹,她心却落寞:“一堵墙爬满了裂痕”,一天天只是想着他。而这个他,为什么会离她而去?是因两人间的龃龉,还是他迫于无奈,去外地求学抑或打工?这就凭读者去想象了。(陈曼青评)
从早晨到黄昏,昨天是这样,今天还是这样,一天又一天。熟悉的终将逝去,即使没有完全消失也将变成陌生。所以她哭了,即是怀念,也是不甘。(濮宸恺评)
“雀鸣四起时/她也打开白昼晨起觅食/台阶上的那些光如此苍白”,起首,作者点明诗中人乃芸芸平民百姓之一,也可以说“草民”,诗文荡溢一种无奈,也漂起一种对生活的执着。“唯一匆匆的是每天踏过的步履”。
“院子里的蔷薇修剪得整整齐齐/目光所及/这一切和外面多么不同/可喧嚣和蝴蝶毕竟冲进来了/壶里的水一会儿安静/一会儿烦躁”。这一节,读了几遍后,总觉得有奔跑的声音,如去第一行和最后一行,个人觉得更好,有恰当的留白。
“……
所有的熟悉都会逝
所有的陌生还会再来
春天的花开得热热闹闹
一堵墙爬满了裂痕
她忽然哭了
如同黄昏时那掩面而去的落日
如同落日后那苍白的黄昏”
如此写,甚好!写宽了写深了。祝陆岸先生继续写出好诗!(我总听到奔跑的声音——简析陆岸《晨昏辞》:俞伟远评)
这首诗让人想到宋词。一个居家的女子,在等待丈夫的归来。可能是平静的生活受到了某种冲击,使她陷入了反思,触景生情,不免有些悲观。(王伟江评)
读诗如品茗,“壶里的水一会儿安静/一会儿烦躁/想念的那个人在茶杯里沸腾”,一个人,心中藏着大海,一杯茶,汹涌着情感的波澜,此诗声色味俱佳,有雀鸣之声,有月白,有茶香,当然,细品之后,亦有丝丝苦涩的回味。只是,一杯茶不要沏得太满,同理,一首诗,不要写得太满。“春天的花开得热热闹闹/一堵墙爬满了裂痕”,至此,这首诗的张力已被拉到极致,所以,别心疼,后面的尾巴可以揪掉,在读者的心目中,壁虎会长出新的尾巴。(徐飞评)
这世上,有多少人虚度着晨昏?这世上,又有多少晨昏,在每个生命的虚度中远去?
此诗,蕴涵着诗人对人生、对岁月的探求与思索:既有坦然,又有徬徨;既有向往,又有无奈。诗人用了一系列的意象来诠释这种感悟:修剪得整整齐齐的“蔷薇”、“喧嚣”和“蝴蝶”等等。那壶“一会儿安静,一会儿烦躁”的水,可不就是那颗驿动的心?
而当诗人带领着读者,一起领悟到“所有的熟悉都会逝去/所有的陌生还会再来”的时候,相信所有人,都会坦然面对:一切生命或者人生的岁月,都将似那轮落日与黄昏,回归到最后的苍白。(南方嘉树)
诗人的内心充满着孤独、落寞,无论外界如何喧嚣热闹内心始终孤独不悦,思绪还沉浸在昨日的思念里,却早已成为熟悉的陌生人。整首诗给人的感觉是字句很朴实,但内容很抽象。(屠婵娟评)
读罢《晨昏辞》,我第一印象想到的是望夫石的美丽爱情传说,还有历代文人墨客以《望夫石》为题写的诗词。诗中的女主人,有点像古诗词当中望而不得的怨女,虽没有成为一块石头,却也在无数个晨昏交替的轮回中,消逝了青春,衰老了容颜,“一堵墙爬满了裂痕”,应该连时光都斑驳了,更何况在无数个晨昏交替间经不住岁月侵蚀的土墙。“壶里的水一会儿安静/一会儿烦躁/想念的那个人在茶杯里沸腾”,爱情的期盼和守望中,这种动与静的厮杀,似乎是没有尽头的折磨。至于是否真的等得到“他”的回头,等得到离人的归来,没有确定的答案,这也正是诗人处理高明的地方!(向宣黎评)
在动与静中,在时间似水流逝的缓慢气息里,诗意在波光粼粼中铺展开来:女子、月光、蔷薇、蝴蝶、茶杯、白发、春花、裂墙……其中弥漫着对生活的感悟,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对爱情的回忆……
正如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对“蝴蝶效应”的阐述:“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在看似平静的日常生活中,她的内心却掀起了情感的风暴。“她忽然哭了”——这是高潮,也引发读者的心灵震颤:她为什么哭了?最后两句中反复出现的“黄昏”“落日”,为这个女子看似纤细的情感增添浓重的苍茫的底色。(余兮评)
读这首诗的时候,主观感受是落寞的,晨起时是苍白的,落日后黄昏也是苍白的,如同人赤条条来,也终究赤条条而去。她的空间里面蔷薇是整齐的,但心情倒并不如蔷薇般整齐,哪里有无故而生的白发,哪有甘愿不抵抗就此虚度的光阴。也许不甘愿,但终究是碌碌了,所以才掩面而去,所以她最后哭了。
春天是热闹的,但终究再与我无关了。(蔡宇玲评)
老实来说,这是一首不太像陆老师风格的诗。
“什么风格?”最先追问这话的一定是他本人。对,他就是这个风格。“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说的不只是苏轼“豪放”词风,在陆老师的一贯风格里,我感受到大漠豪迈、雪山壮阔的气息,当然还有“支教”行走天涯的“执着”和“激情”。
今天这首诗里,我分明感受出“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味道。全诗高频率出现的“白”,仿佛一场中年的雪,纷纷扬扬地落下。雪落无声,烹雪煮茶,极静极美的事情。“昨晚的月光也这样来过/不过有些方向是不一样的”“就这样填充所有的朝晚吧/院子里的蔷薇修剪得整整齐齐”是不是也是极静的?然而“喧嚣和蝴蝶毕竟冲进来了”,“喧嚣”“冲”进来,它又可以和蝴蝶共舞,日常的平静之下内心却暗流激荡,这是怎样矛盾的现实存在?让雪继续下,“壶里的水一会儿安静/一会儿烦躁/想念的那个人在茶杯里沸腾”,从“喧嚣”到“沸腾”,情感不断酝酿、升温、沸腾……然而那又怎样?纵是时光匆忙,春天热闹,也不过是“良辰好景虚设”。至此,我们也能深切体味结尾处“她忽然哭了”的心境。
也许,“她”该果断放弃那些“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章节。一场雪,就让它纯粹些,极尽静美吧!(李米评)
凤凰湖诗社
主 管:桐乡市作家协会
顾 问:梁晓明伊 甸
社 长:康 泾
副社长:王 净
《凤凰湖》诗刊编委
主 编:康 泾
副主编:濮建镇余 兮
编 委:(按姓氏笔划为序)
王 净余 兮俞伟远
诸 子康 泾濮建镇
投稿邮箱:txfenghuanghu@126.com
“凤凰湖诗社”公众号
编 辑:陆 岸 向守国
技 术:蔡宇玲李 米
审 稿:康 泾王 净
投稿邮箱:fhhgzh@163.com
NO.79
行吟湖畔,诗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