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一曲豪迈的奋进之歌——读高立基先生传记文学《心声絮语》

洋洋洒洒超过39万字的文学著作《心声絮语》是高立基先生的第十部专著,也是他古稀之年壮志不已吟唱出的一曲豪迈的奋进之歌。
《心声絮语》这部文学专著分上下两卷,上卷“时空印记”是记录生活、学习、工作、游历等人生经历的传记文学,严格说来,属于“史”的范畴;下卷“心声絮语”主要是散文、随笔、诗歌。全书是一个整体,上卷为纲,下卷为目,一脉相承,相互印证,相得益彰。

作者出生于临朐县长沟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其人生历程颇为传奇,自幼生活困苦,经历过饥饿的折磨、求学的艰难、调动的波折、同行的嫉恨、领导的误解等无数挫折,但逆境从未使他丧失对于生活的抒情意味和爱的情趣,而是始终如一地坚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靠一己之力,他奋力打拼,过关斩将,活跃于竞争异常激烈的新闻媒体,最终收获了属于自己的丰硕果实,先后获山东省“十佳记者”(1992年)、全国“党报群工优秀工作者(社长、总编)”(2003年)等荣誉称号,更在退休前的2007年受到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的表彰,被授予奖章和纪念证书。
高立基从潍坊日报社副总编辑、高级记者(教授)的岗位上退休后,仍孜孜不倦地笔耕于自己的“田园”,绘织出一幅多姿绚丽的红枫画图。
苏轼在《晁错论》中有句名言:“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句话,用在高立基身上十分恰切。换句话说,坚韧努力给他打下了取得成功的重要根基。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他几乎同时在昌潍师专中文系、曲阜师范大学政治系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三处大学不同学科进修,历时八年完成全部学业,丰富了头脑中的知识。炎炎夏日,他在曲师大接受面授,一个月时间记下了几十本笔记,由于肩膀直对着电风扇,落下了影响以后生活的肩周炎疾患。在取得高等院校毕业证书的同时,他还获得了全国新闻系统统一测试《成绩合格证书》。这种锲而不舍四面出击的顽强毅力,让人钦佩。
作者从小就学会了下象棋并且小有名气,常常在某些场合屡试身手而拔得头筹,但为了精心写作,他在工作初期就强行戒掉这一爱好,从此远离棋局。改革开放后,有些人迷恋于夜总会,热衷于跳舞、打麻将,他却从不触及。非不好玩也,乃职责所系,不能为之。他不忘“一个人总应该用自己的作为让这个世界更美好”的初心,丝毫不敢懈怠。据同事们回忆,他敬业如痴,从工作到退休四十几年间,很少过节假日、星期天。他曾连续13年在大年除夕跟随中央及省市领导走访慰问,大年初一还四处采访发稿。他有4000余篇新闻稿件在中央和省级媒体发表,其中百余件获全国及省级奖励,都是这样不辞辛苦、勇往直前拼搏出来的。
世间庸庸碌碌者多而出人头地者少,个中原因,不是很值得深思吗?

勤奋刻苦,自强不息。读高立基的自传,也读到我的人生,这是《心声絮语》让我喜欢的根本原因。
小时候酷爱读书,“为解决没钱买书又要读书的矛盾,就要瞅人家的空借书,千方百计打好时间差。有时为了及时还书,会通宵达旦,一个夜晚突击出一本长篇小说来。假期中还在没通电的村中靠着小煤油灯照明,鼻孔里擤出来的鼻涕都是黑色的。”这样的经历,我岂止有过一次两次,在我少年时代的时光中简直是常态。
初学写作,他雷厉风行,快马加鞭,采写稿件不过夜;扬长避短,广种博收,“大鱼小虾”一起捞。只有压力,没有顾忌的他不知天高地厚地向自己所知晓的所有大大小小的媒体供稿。打“碰火”,“剜到篮子里就是菜”,使其稿件采用率大增。“大作品长篇通讯登上了人民日报和大众日报的要闻版,‘小鱼虾’‘豆腐块’则在省以下媒体上频繁见报。”这和我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旬开始写作时的情景何其相似?犹记得,1995年4月1日这一天就在中国青年报、联合报发表3篇稿子。
“‘取法乎上’攀高峰。”“要写好高质量的稿件,首先要锁定高标准,不能存在侥幸和应付心理。中央级就是高标准的验证平台之一。……19年间我在中央级报刊电台用稿近300篇,其中不乏有上乘之作。”这同样与我写稿渐入佳境后的想法和做法一致。从2000年开始,我将写稿投稿的重点锁定在教育大报,2003年1月到2011年10月的八年时间内,就在中国教师报发表文章148篇,2013年成为临朐一中最年轻的正高级教师(教授)。
有趣的是,作者交往过的“谄媚逢迎、溜须拍马,当面恭维奉承,背后落井下石”的损友,我也一样地遭遇到。在读了作者书中的《大忽悠与白眼狼》后,我深有感触,信笔写下《“白眼狼”及其他》刊发在《临朐》微刊,以为回应。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高立基乃性情中人,表现在为文上,最显著的特点是重情重义。其散文、诗歌,无不是心灵感应的直接流露,是瞬间感情的自然迸发,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强烈感染力。
挚情是散文的灵魂。大凡流传后世、影响深远的散文佳作,必定是有浓烈真情流露,有感人细节描写。作者回忆父亲的散文《凝重的真情》就是如此。长期担任生产队长的父亲公正无私,威望极高。“有一次,父亲领着一帮年轻人在远坡刨地,一位小青年突然肚子疼起来,疼得在地上打滚儿。父亲问大家谁把他送回家去治疗?没人吭声。因为这位小青年出身不好,大家怕沾惹上什么。父亲的脸憋得通红,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都什么火候了还怕这怕那,出了人命怎么办?’他把撅头往地边一扔,背起那位小青年就走。”要知道,那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年代里,父亲不怕鬼不怕邪的行为,让人唏嘘。“后来村里有人议论说:‘只有老队长敢办这件事,若换了别人,谁干了谁麻烦。’父亲却不屑苟同:‘我看也不见得,两军打仗还优待病号呢’!”父亲的憨厚淡定,同样让人动容。
作为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作者从善良、正直、威严的父亲那里继承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养成了勤奋务实、刚直不阿、嫉恶如仇的性格品质。他无机心,少俗虑,不苟且,不俯就,在大是大非面前,敢说真话,勇于担当。
报社曾经出过一次“照片门”事件。有人以见报照片领导神态凝重为由,要求报社党委开除摄影记者,严办其他相关人员。而客观事实是造成此业务疏失的原因在于未按既定程序传达其口头指令。如果将出现的问题推给一两个未经授权的当事者来承担责任显然有失公允;再者,偌大点事就处理人既不符合我党实事求是的原则,又违背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于是,在研究该问题的报社党委会上,高立基顶住压力,坚持“只能批评教育当事者而决不能予以处分”的原则不退让。后来,在市委及报社党委主要领导的支持干预下,最终妥善解决问题并保护了记者的合法权益。
相比于散文,诗歌更应该保持生命中最本真的情感,保持最朴素的质地。诗歌以朗朗上口的形式,更能够进入内心,唤醒一个人心中柔软的部分,进而抚慰人心,安妥灵魂。选入《心声絮语》的50首诗歌,从题材上看有古体诗,也有现代诗;从内容上说,抒发爱情、亲情、友情、乡情、家国情,可以说,都是“一种灵魂的叙事”。他在《拜访恩师冯恩昌有感》中写道:“恩师甘为孺子牛,桃李芬芳遍神州。文坛领骚小院派,农家风韵写春秋。满庭绿色满目诗,巨著等身累案头。八旬老翁笔愈健,美名高悬重霄九。”尊师敬师之情溢于言表。他写故乡的《长沟咏》:“明末建村沟崖边,移民三两野炊餐。风淳风正聚多姓,岭青水绿茅屋恬。祖辈传承薪火燃,三朝过后换新颜。盛世谱就和谐曲,共奔小康千人欢。”短短八句,融贯古今,将对家乡的深情做了最精粹的提炼。

探寻到作者为文成功的秘诀,是我阅读《心声絮语》的主要收获。书中字里行间无处不显现出作者立党为公的思想境界和处事坦荡的宽阔胸怀。他着眼发展趋势,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倾心推动社会进步,时时刻刻都在以自己的绵薄之力扎扎实实地为党和人民群众谋利益。
早在高立基做记者站站长时,就写出了轰动一时的内参稿件《海水南侵,漏斗北移,水荒严重威胁风筝城》,经国务院领导批示后,产生了用金钱难以买到的社会效益,在山东新闻界传为佳话。
1989年,专家预测:三季有花、四季长青的风筝都将会在2000年因海水入侵而导致绿荫不复存在。当时,美国水资源规划专家罗纳德·诺斯博士曾经说,“看了潍坊的缺水状况就好像到了我们美国的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一样。”改变潍坊的缺水状况刻不容缓。在时任潍坊市委副书记张文玉的协调帮助下,时任省广播电视台驻潍坊记者站长的作者在搜集大量素材和数据,经过充分论证,几易其稿后撰写出了《海水南侵,漏斗北移,水荒严重威胁风筝城》的调查报告内参稿。经过列举联合国考察组的判断,分析海水入侵的程度和入侵的危害,让人们非常清晰地认识到了漏斗北移、海水入侵对潍坊城市的影响。这篇内参为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引起了国务院和省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当时国务院分管这项工作的田纪云副总理看到内参后,批示“引黄济青”给潍坊开口子,解决了潍坊迫在眉睫的缺水和引黄压碱的大问题。当时山东省分管农业的副省长王乐泉曾对潍坊市的领导说:“引黄济青给潍坊开这个口子,高立基同志是立了大功的。”
经过二十多年新闻实践磨砺转任潍坊日报社主管新闻业务副总编辑的高立基,炉火纯青,愈加成熟沉稳宏观,有了施展才华的更大空间。1995年,他甫一上任就提出了“顶天立地办党报”的思想理念,并在报社党委的支持下改革版面予以保障,实现让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两头都满意的目的。次年开打的“建设现代化大潍坊”宣传战役就是他这一理念的成功实践。
伊始,他将谋划的这一课题放到潍坊市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战略下,请专家学者进行充分全面的可行性论证,将此课题清晰定性为“建设现代化大潍坊”宣传战役。把未来的潍坊最终定位为“现代化”,远高于“温饱型”和“小康型”;“大潍坊”是量的规定性,即不是原来县级市的“小潍坊”或在此之前的“老潍县”,又不单纯指目前四区联片的中心城市潍坊,而是包含了潍坊市(原昌潍地区)所辖的12个县市区15859平方公里广阔地域和当时820万人口的城乡一体化的大范围的潍坊;将“建设”的概念予以特别的强调和突出,体现动态性。发展是硬道理,建设是硬措施。“现代化大潍坊”的实现,不能靠“争”靠“吹”,只能靠真抓实干,靠建设取得。突出“建设”概念,强化“建设”意识,目的是引导全市人民积极投身于“建设现代化大潍坊”的伟大实践。
高立基值班三个月时间内,在报纸头版专设的“建设现代化大潍坊”固定栏目刊发文章84篇。这一宣传战役产生了相当的轰动效应,其主题纳入潍坊市长远发展规划,其作品集获市委市政府颁发的特别奖,其经验被宣传推广到全国。如此具轰动效应的新闻报道,在潍坊新闻史上史无前例。22年过去,当时的规划目标已经变为现实,而当时宣传命题的理念却仍在继续发挥作用。前不久一位主管宣传的市领导明确表示,“今后的一切系列宣传报道和连续报道应以‘建设现代化大潍坊’宣传战役为参照系!”说明经过充分论证的“建设现代化大潍坊”的提法不仅定性准确,而且具有前瞻性和持续性。
合上书本,我陷入了沉思。高立基当时提出此命题并且能打赢这场影响深远的宣传战役的秘笈在何处?我想除了作者的综合素质外,最重要的恐怕是来源于他肩负的历史使命感。对比眼下某些忙忙碌碌做文字工作的人,不乏少动脑或不动脑者,以摘抄转贴不出问题为己任,实在令人悲哀。若干年后,当这些人回忆自己的往事时,会否为自己应付差事虚度年华而懊悔不已呢?如是,则悔之晚矣!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心声絮语》,银河出版社2016年12月第一版,定价:69元)
作者:马玉顺,山东省临朐县第一中学正高级教师。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