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职场

《每一种孤单都有陪伴》

查看图书解读稿全文请扫描上方二维码,点击“每日读书”菜单
水木君说:晚上好,亲爱的朋友。今天要给大家解读的书是《每一种孤单都有陪伴》。《每一种孤单都有陪伴》武志红对孤独的理解,有人认为无聊是孤独,寂寞是孤独,无人理解也是孤独。
周国平曾在《爱与孤独》中说道:
无聊带来的孤独,是喜剧性的,寂寞带来的孤独是中性的,无人理解自己带来心灵上的孤独是悲剧性的。
而爱,是疗愈孤独的良药。
我们以为没有爱会孤独,但其实,有了爱也一样会感到孤独。
甚至是越爱越孤独。
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知乎上,有个博主就声泪俱下地控诉了那个以“我这都是为了你好”之名,行控制操纵孩子之实的母亲。
这个博主本来是一个很上进很用功读书的学生,但妈妈的要求一次比一次高,如果没达到她的要求,她就会相当愤怒并口不择言地骂他。
有一次月考,他考得不是很好。
母亲果然非常生气,疯了一样地指着他的鼻子骂,很多难听的话语,像垃圾车倾倒垃圾一样,臭不可闻。
博主很伤心,因为母亲看不到他的努力,看不到他为了提高自己的薄弱科目,付出了多少汗水。
越骂,给孩子的压力越大,也越让孩子失去对母亲的信任。
然而越是这样,就越焦虑,成绩也就越糟糕。
后来这位博主得了抑郁症,可是母亲非但没有反思自己的行为给孩子造成的伤害,反而变本加厉地骂,说他矫情,说自己花了这么多钱培养了一个废物云云。
跟母亲在一起,他觉得生不如死。
最后,他没能考上好的大学,只能去一个三流学校。
这个结果母亲无法接受。
当母亲的辱骂和咆哮再次在他耳边响起的时候,处于崩溃边缘的他终于反抗了,对母亲说出了这么多年积在心里的话。
然而,最后得到母亲的回复是:我这还不都是为了你好?
看吧,这种爱,在母亲看来是伟大的,而在孩子看来,这是令人窒息的。
母亲越爱,孩子就越孤独。
这种爱隐藏了一个条件:你得接受我的控制。
家是港湾,可为何家会伤人?
爱意味着融合,可为何越爱越孤独?
资深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畅销书作家武志红,在这方面的心理研究颇有经验,他洞悉孤独感背后的深层心理机制,在《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一书中,他用细致入微的笔触,揭示了如何打破横亘在人与人之间那堵自恋的墙,真正看到别人的存在,结束权力与控制的隐秘游戏,让真爱和自由重新回到家人、爱人之间。
在他看来,种种孤独又该如何疗愈呢?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的笔触走进书中,寻找这个答案。
1.
如何认识自我?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堵墙,是由超级自恋围起来的墙。
而自恋幻觉会导致孤独,因为自恋的人通常都是想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对方会因为想逃离而导致关系的损害。
陷入孤独就是大概率的结果。
我们在这堵墙内看不到别人的真实,也容易在此基础上形成不真实而虚妄的“小我”。
在埃克哈特·托利看来,所谓的“小我”,其实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自我”,是由围绕无数相互矛盾的念头的种种努力组成的。
说通俗点,就是自以为是。
而这种自以为是,往往会阻碍我们寻找和感受内心深处的“真我”,并与外部世界建立直接的联系。
你以为的并不是你以为的。
我们每个人的“真我”都渴望与别人相爱,但我们的“小我”表现出来的却并非如此。
“小我”更倾向于把对方的“小我”消灭,让对方按照自己所希望的那样去做,他们把这称之为爱。
但这是真的爱吗?显然不是,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控制。
所以,最核心的自恋其实就是控制感。
有次武志红跟朋友一起吃饭,那天暴雨如注,雨声很响。
几个朋友正在谈话,这时一个服务员进来送菜了,但没有及时关上门,外面哗哗的下雨声,稀释了他们声音传向彼此的力度。
其中一个朋友有点生气,大声地呵斥服务员,让她关上门。
服务员是无心之举,但为什么这个朋友会这么生气呢?为什么他不怪雨声太大太吵,而去责备服务员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下雨是我们所控制不了的,我们心里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
但那个朋友很自恋地认为,自己可以控制那个服务员,一旦服务员没有遵照他的愿望行事,他就会表现出来很生气。
这只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如果换个级别更高的人物,以及换个场景,这种想要显摆自己的控制能力的欲望也就会更强烈。
一旦这种控制感被破坏,实行控制的那个人就会变得气急败坏,反应相当强烈。
这样好吗?当然不好。
那我们该如何走出这种自恋幻觉呢?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明白自己做的这件事,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别人。
也就是说,要自己勇于承担选择后的结果,而不是让别人承担。
就像上面说的那个朋友,自己选择在雨天跟朋友一起聚聚,把酒言欢,就要接受可能因为雨声太大,声音被淹没。
而不是一味地呵斥服务员,显摆自己的控制能力。
最后可能导致双方都不愉快。
如果这种事发生在家庭里,或者职场上,那么将很容易爆发争吵或者成为敌对关系。
所以,尊重自己并感恩拥有的,真实地活在当下,你的生活将会充盈着幸福。
2.
如何认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与爱的人相处时,为何我们会越爱越孤独?
因为我们在与爱的人相处时,总是不自觉地想要控制对方。
跟你完全同频的爱人,不是没有,是太稀少了。
大多数两个相爱的人,都无法做到完美契合,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想法和固有的思维模式,不可能做到事事如对方所愿。
可偏偏很多人把这种对方能猜透自己心思的行为看成是爱,在心理学上,这种被称为投射性认同。
如果对方做不到如你肚子里蛔虫那般了解你,于是有些人就会认为对方不爱他,不了解他,不是那个能与自己心灵相通的人。
诸如这种投射性游戏玩久了,沉浸其中,带来的后果就是孤独,因为没有人会无底线地配合你玩这种游戏。
投射性游戏大致可以归为4类,分别是:权力的投射性认同、依赖的投射性认同、迎合的投射性认同以及情欲的投射性认同。
不管是哪一种,都有类似的思维模式,那就是我们常说的ABC模式,即:我以我认为好的方式对你(A),你也必须用我认为好的方式对我(B),否则你就是不爱我或者我要你付出代价(C)。
这其实是一种“以爱之名”的情感勒索。
也是支配者的一场操控游戏。
如果被支配的一方有着独立人格,不爱之后能坚决地转身离开,那么就可以避免继续被操控。
但如果一方是支配者,一方是依赖者,那么这个游戏会进入一个恶性的死循环。
莎莎和她的男友就是这样的。
男友非常能干,在外人看来,俨然是霸道总裁与居家暖男的结合体。
他赚钱能力强,在生活上也是事无巨细地照顾莎莎,简直就是当代完美男人。
他对莎莎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当个傻傻的小可爱就好了。
但有一次他们之间产生了矛盾,莎莎在气头上,选择了不辞而别,离家出走。
这一次,莎莎认为男友一定会紧张又担心地四处找她。
然而很遗憾,没有。
哪怕一条短信,都没有。
最后莎莎自己溜了回去,男友也丝毫没有失而复得的惊喜,而是冷冷地丢出一句话:
我们不合适,分手吧。
这让莎莎感到相当震惊。
但她已经离不开他了,怎么会愿意分手,于是便央求对方原谅她,并保证以后不会再这么做了。
可是后来,他们又发生了矛盾,盛怒之下,莎莎又离家出走,不辞而别。
男友这次没有再给她机会了,而是决绝地提出了分手。
这次两人分了大半年后,男友又来找莎莎复合,莎莎也答应了,而且丝毫不敢问对方为什么突然回来找他。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支配者与依赖者的案例,莎莎的每一次玩失踪,都是对男友支配欲望的挑衅。
分手就是男友对她的惩罚,而且男友深知,这种惩罚对依赖者莎莎而言,相当致命。
但有着强烈支配欲望的男友最后还是回来找莎莎,因为他知道,莎莎能满足他的支配欲望。
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就是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这其中有很多的关系是畸形的,病态的。
如果一个人能明白,爱一个人,并不是要强行将他融入到自己的逻辑世界中,也并不是一场只能消灭彼此存在的战争。
那么,不管是这段关系中的任何一方明白这点,支配者都无法达到他想要的目的。
3.
如何给孩子更好的爱?
天下没有完美的父母,一个童年缺爱,被错误的方式养大的孩子,等他们成年后成为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养育方法也很大概率会存在缺陷。
权力型的父母会不由自主地操控自己的孩子,如果没按照他们要求那样干,接下来就要受到一定惩罚了。
依赖型父母也很可能会依赖自己的孩子,导致自己的孩子很早就承担照顾人的角色,过早地成熟。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就是童年缺爱的孩子长大后成为了父母,他们不想自己的孩子受自己小时候的那些苦。
于是,他们可能会把那些自己不曾拥有的东西加倍地给孩子,而且很容易过度。
这其实是一种“隔代轮回”。
不管是哪一种,于孩子而言,都是一种无法逃避的痛苦。
此前,在育儿领域,流行一种“哭声免疫法”,就是婴儿哭了不要马上去抱,等他不哭了才去抱。
以此来让不会说话的婴儿明白,想要抱就不要哭,要是哭闹,你想要的将不会得到满足。
还有一种所谓的“延时满足”,就是当孩子哭了想吃,不要立马给他吃,以此来培养孩子的耐心以及面对问题时的定力。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这根本就是一种无视孩子的正常成长需要,而是站在成人的角度,以成人的思维方式,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而且相当的残忍。
提出那个“哭声免疫法”的人,他的两个孩子特别的冷漠,且情绪不稳定,多次尝试自杀。
要知道,对于一岁之前的孩子根本不存在溺爱,他们的哭和闹,都是在向你传递他们有着真实需求的信号。
弱小如他们,如果这个时候照顾他们的是冰箱式父母,那么将会是一个人间悲剧。
十几年前曝光一起虐待保姆案,轰动一时,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15岁的农村女孩蔡敏敏经老乡介绍,去珠海给另一个老乡,也就是单身女子魏娟当保姆。
那时候魏娟35岁,没有结婚,是一个白领,收入不错。
一开始,魏娟待魏敏敏还不错,但几个月后,就露出了其凶残的一面。
动不动就对这个女孩拳脚相加,或借用工具殴打她。
用棍子打,用鸡毛掸子用擀面杖打都还是轻的,有时甚至直接拿刀拿锤子打。
蔡敏敏浑身是伤,牙齿被魏娟敲掉十余颗。
残忍至极,令人发指。
但是有一点很诡异,打完蔡敏敏后,魏娟会给她道歉,或者给她的伤口上药,甚至抱着她痛哭,一遍一遍地对她说打她都是为了她好。
也许,魏娟并没有说谎,因为她把蔡敏敏当成另一个自己了。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魏娟的这种行为,大致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魏娟的内心,其实有两个角色,一个是内在的父母,一个是内在的小孩。
在打人的时候,她自己充当的是父母,而蔡敏敏是她内在的那个小孩。
而内在的那个小孩才是魏娟真实的自己。

蔡敏敏有多顺从,有多窝囊,有多能忍,魏娟就有多暴怒,下手就有多狠。
因为她讨厌这样的自己,她把这样的自己投射在蔡敏敏身上,所以,她就相当讨厌蔡敏敏。
恨蔡敏敏扮演的自己不争气,不反抗,所以,只要蔡敏敏不反抗,魏娟就打得越重。
如果蔡敏敏极力反抗,甚至将魏娟打翻在地,那就意味着魏娟的“内在的小孩”实现了反抗的愿望。
这样,魏娟反而会有所改变。
不难想象,魏娟的童年过得并不好,她现在是在重演她曾经遭受的痛苦,只不过角色变了。
所以,为人父母者,并非人人都是合格的,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成为父母。
诚然,没有完美的父母,但是有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父母。
演员黄晓明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霸道总裁范儿十足,这句话受到很多人的调侃。
在电视剧里可以这么演,如果现实生活中你也来这一套,没多久你就会发现,你身边已经没朋友了。
用另一种说法,这是低情商的表现。
太过于强调自我,而忽略他人的感受,长此以往,必将遭殃。
纵观古今,凡是做大事有成就的大人物,一般都是低调谦逊的。
曾经有个很有名的小故事,说的是有个新生去北大报到,因为是一个人去,开学要办的事情很多。
他就拦住了一个看门的大爷帮自己照看一下箱子行李之类的。
这个大爷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这名新生才发现,原来这个看门大爷,竟是北大的副校长以及著名学者季羡林。
堂堂校长,给一个新生看行李,岂有此理?
可季老丝毫不觉得这是个事儿,没有一点架子和高高在上的姿态,低调得你真得以为他就是你邻居大爷。
同时也说明,一个真正有实力有能力的人,往往是深藏不露,有内在的光芒去吸引人去发现。
所以呀,人活一世,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这不是让你贬低自己,而是希望你不要把自己放在太高的位置,也不要把别人看得太轻。
对自己,对亲朋好友,对孩子都该如此。
敲掉我们心中那堵超级自恋的墙,走出自恋的幻觉,以平视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内心,与他人相处以及对待孩子的态度。
和谐,才是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