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文学 │483期写作 ? 创造?交流?享美好人生
天水文学 ┃ 让文学走出天水
景从外来 情从心出——《冯沙驼摄影作品集》展后感
一幅好的作品无论绘画,或是摄影,其景都来自外来的“客”,“客”从外来,其情可从心出,有情才可出心窍,构成媲美的作品。正如清代诗人袁枚所说:“凡作诗,写景易,言难情,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之,留心便得,情景从心来,非有一种芬芳悱侧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当然此话说的虽不确切,因情和景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但“言难情”而言,作为一个绘画家、摄影家来说,我们觉得很是妥贴的。
最近,一位朋友送我一本《冯沙驼摄影作品集》一书,看后,同样有这种“言难情”之感,也就是说作品来自客观事物,用镜头将它“吸收”进来。然而有的作品其意境、其情境恐怕不是那么简单的一目了然,这其中的“言难情”蕴含着其“话中有话”的境界。正如冯先生所说“当我们面对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去欣赏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无不惊叹天地造物之神奇;当我们面对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去探寻先辈前行的足迹,无不感叹人类文明之博大精深……”是的,“一个瞬间的定格,它毕竟是历史的记录”。然而这记录当中由于作者“心灵激流的涌动,思想火花的迸发”,用心去留神,用情去“说话”。用灵魂可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问题,这就是艺术,这就是灵魂的“言难情”,“一言难以说清,难道还不清楚吗?”这其中的“情”,是作者内心世界的“道白”,告诉参观者的是回味无穷的遐想和思考。
每幅作品是需要作者去留神发现,用心去表达,用情摄入镜头,实际上也是将“情”输入心田的“独白”。也就是说,一幅作品的“再现”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反映,作者虽是酷爱摄影,但十分是热爱生活的,热爱大自然美,热爱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热爱人与自然界的和谐,正因为诸多的“热爱”才去“寻找它、发现它、用镜头展示它”。“使心灵不断得到净化,使灵魂不断得到升华,使生活不断得到充实”。《和谐》的作品,是一位外国姑娘盘腿坐在河滩的草坪上,显得是那样的安然,几只野生的鸽子悠然自得周旋在她身旁,离她不远的河边又有几只闲遐的在啄自己的翅膀。此图片告诉人们一个问题,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应该是没有敌意的,鸽子善良,人类也应该善良,本都是动物,当然人是有思维的高级动物,可高级与低级应有一个“和平共处”的生存原则,不该弱肉强食,人与动物是这样,何况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更不用说了,这就是作者告诉人们“言难情”的意境。《凝视》是用拟人的手法摄拍的。一只黄颜色的小鸟(这是什么鸟?笔者不认识),两只爪子紧紧抓住一枝,作者采用特写镜头半侧半正拍摄,只留鸟的一只眼睛在凝视,究竟凝视什么?也许责怨人类太无情,本是和谐的,为何只剩它一个,孤苦伶仃,多悲啊!“三亲六友”哪里去了,都用人类的的猎枪横扫了,我究竟犯着人类的什么了,你看我只不过占据森林的一枝,何必太残忍呢?鸟在凝视人类,哪么人类凝视鸟又能说什么呢?使人不由想起父辈们说过的五十年代“打麻雀运动战”,人们发疯了,敲罗打鼓,从南山到北,从东山到西山打的麻雀东奔西窜,奔疲于命,从空中坠落于地。从今天的时代来看,人与鸟该凝视了。凝视吧!是鸟类的错还是人类的错?让你去思考?《双生相帮》给人又一个启迪。童年时期,同胞兄弟之间(或异母同父,或异父同母),相依为命,濡沫相偎,可长大成家立业,有的却反目为仇,为遗产、为财物,甚至为一堵墙,为一条地界,为一棵树,为一只羊,为一头牛等大动干戈,互不让步,发生悲剧者屡见不鲜,作者告诉人们应常想曹植的《七步诗》为镜鉴,相帮一生,和谐一生,这才是目的。《依偎一生》同样告诉人们夫妻之间和谐是永久的,同坐一条凳,依偎一生相伴,此图看起来简单,但其义深刻,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依偎”才是社会的和谐。《金辉映巫峡》中的一轮刚初升的红日映照三峡江面,薄雾中一轮船只乘风破浪在运行,即将闯过峡谷两山对峙的悬崖危岩,人生道路岂不是也是如此,人生的路就象一轮孤独航行的小船,风浪险阻无处存在,只要树立起信心,会闯过难过,迎着朝霞,映出人生道路“辉煌”的。
《羊拉车》是一只弱瘦的羊要拉车上坐的三个十多岁的小孩,一只羊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人们不言而喻,但确确实实一位维族老汉强要给羊套架,这就告诉人们一个问题,干什么事情要切合实际,夸大口,说大话是不现实的,实是求是这才是作者拍摄这幅作品的目的。
《夕阳下的渭河》,作者抓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一种材题。那晚霞映照下的渭河,山水灰蒙蒙,一条渭河犹如一条舞动的银蛇,流动画面,一轮落日虽说圆但又灰沉沉的在周围放射出黄红绿的余辉光芒,西北的山川,夕阳夕下,本来容易给人一种伤感印象,但这幅图片给人以亲切温柔而又苍茫的感觉,表现了作者把孤寂的西北情景巧妙地溶化在广柔的自然美妙之中,加深了人们的深切感受。
“艺术的份量取决于情感的轻重”。摄影,也是一门艺术,是艺术就充满着文学、哲学、心理学、美学等,是综合艺术的反映(当然笔者不排除记实性),这要相当的心里素质,是心灵的火花给人们一种美的感受。冯先生《如此多娇》的摄影作品展览,采取不同的手法,不同的角度,以景求神,以人求心,以心求灵魂。“重彩浓墨”用“眼睛”说话,风光图片是实景与人的心灵水乳交融结果,以山相衬,以水相映,以人为灵性,形成一幅幅完善和谐的特定境界,就象一首诗寓比寄兴,景中有人,人景有灵,情调悠扬,节奏舒展,处处显示着环境美和人文美的和谐意境。比如《马林河的峡谷》、《银瀑流晖》、《太行峡谷》、《云台山》、《黄果树瀑布》等等,那气势、风姿、神采和境界无不给人一种赞叹之美。
综述冯先生的摄影作品,不管是人物,还是风光,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其民俗,人物衣饰,生活习惯等等,一幅幅多彩多姿的画面,给人耳目一新,大开眼界。也就是说所摄入冯先生的镜头的,吸引人们眼球的对象;或山或水,或鸟或人,或风或雪,或绿草或大漠,或境或情,或衣或帽,或走或坐,或静或动,或内容或形式,变化多姿,井然不乱,给人一种心灵上的美。每幅作品蕴含着哲理,蕴含着故事,折射着生命之光的激情。也给天水人民带来一朵朵璀灿的奇葩,这就是“景从外来,情从心出”的作品展览主题。
作者简介:王钰,(笔名:覆盆子),曾出版《笔走大墙内外》,《25号监舍》等5部专著。现为甘肃省作协、天水市作协会员。
《天水文学》创刊以来,受到了很多作者的支持和鼓舞,在这里,我们回忆父母恩情,用文字梳理过往的点滴,抒发乌鸟反哺,欲养不待的感慨,孝道成字,总能令无数读者感叹悲伤,无限触动;在这里,我们也常道古说今,说家乡奇人奇事,一方水土,养育子孙万代,也埋藏着无尽的文化瑰宝,等着我们去挖掘和发扬光大;在这里,我们寻找着生活中点滴美好或忧思,情思入笔行,天南地北,海阔心驰,沉下心来,忘掉一切羁绊和烦扰,一起畅游精神星空,一起璀璨于真情的旷野!
天水之间,光影之下,我们携手走来,助力文学之梦,编织文化新图。天水文学,与您同行!912766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