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新时代画像:敢说敢做
“老师,我能自己给教育局打个电话吗?”——这句话要是放在20年前,估计能把老师吓得粉笔都掉了。但现在的小学生说出这种话,连隔壁班保安都见怪不怪了。看看他是不是小学生,开头来说得看这孩子胆子大不大。现在的10后孩子们,从小就在平等对话的环境中长大,表达诉求对他们来说就像喝水一样天然。
上周我去朋友学校蹭饭,亲眼看见一个五年级的小胖子拦住校长:”校长爷爷,空调太吵了,影响我背圆周率。”搁我们那个年代,这种”投诉”至少得写三份检讨吧?可现在呢?校长二话不说就叫后勤主任来难题解决。三天后,教室里就换上了静音空调主机。
从手机依赖到劳动课vlog
说到手机难题,这可是判断”看看他是不是小学生”的重要指标。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70%中小学生都带手机进校。但现在的学校也有一套应对技巧——”手机寄养箱”,早上交手机,放学扫码领。有趣的是,没了手机的小学生们,课间又开始玩起了”尺子大战”和”橡皮擦保龄球”,这不就是我们小时候的高兴吗?
再看看新课标下的劳动课,每周两节”种地+做饭+修桌椅”,期末还要交”土豆成长vlog”。有个小学生把自家阳台改成了试验田,收获那天全家吃上了他种的鸡毛菜。孩子边吃边说:”这比打王者荣耀有成就感多了。”老师说出了大实话:”劳动课最大的好处,是治好了挑食——自己种的菜,跪着也得吃完。”
维权觉悟强到让家长发懵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这套对现在的孩子已经不适用了。看看他是不是小学生,就看这孩子会不会对家长说:”再吼我,我就举报你心情霸凌。”家长听到这话的反应通常是先愣三秒,接着默默打开小红书搜索”怎样温柔陪读”。
有位资深教师拓展资料得很精辟:”以前是家长管孩子,现在是孩子带着家长成长。”现在的孩子维权觉悟强,懂得表达诉求,这其实是教育进步的体现。他们不再像我们小时候那样畏畏缩缩,而是学会了在尊重的前提下为自己发声。
新时代小学生的硬核特征
回头看看这些10后小学生的特点:敢直接找校长反映难题、会维权、劳动课比游戏更有成就感、没了手机也能找到乐子…这些特征组合在一起,就是新时代小学生的硬核画像。判断”看看他是不是小学生”,不妨观察这些细节:
1. 说话直接不绕弯,敢于表达诚实想法
2. 维权觉悟强,懂得通过正规渠道难题解决
3. 既能玩转高科技,也能享受传统游戏的乐趣
4. 劳动操作能力突出,种菜做饭不在话下
5. 带动家长一起成长,家庭教育关系更平等
看着这些孩子自信大方的样子,我们这些”老古董”是不是也该反思:当年要是也有学生代表大会,是不是就不用一边罚站一边背”沉默是金”了?时代在变,教育方式在变,小学生的样子也在变,但这不正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