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发现更多精彩。阅读+写作=快乐!
作者简介:韦春妮,河池市都安东庙乡人,喜欢文学,闲暇之余喜欢执笔抒怀。有作品发表于“河池日报副刊”,《都安文艺》,“翠屏文学沙龙“及“河池文艺圈。现系都安作协会员。
正月里来话除夕
文/韦春妮
每年,在除夕到来之际,家婆就开始张罗着给家里祖堂上的三角香炉换上新烧的稻灰,寓意着新年新气象,以清新的环境迎接先祖们的到来。
其实那些年,家婆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不是我们不愿意帮忙,而是担心哪儿做得不对,造成对先祖们的不敬。
今年除夕,家婆忙里忙外实在抽不出空,我才真正动手完成了这道看似简单,实际繁琐的工序。
家婆告诉我,早在几天前,她就已经用上好的稻草烧成满满的一蛇皮袋稻灰。那袋烧好的稻灰经她精心提炼后,已经没有了颗粒状,这样的稻灰换上之后很容易沉淀压平,点着的香插在换好稻灰的香炉里,不会东倒西歪,又直又稳。
这不,除夕这天一早起来,我就把换香炉灰的事提上了日程。虽然对自己还有些质疑,但最后还是动起了手。
祖堂上的三脚香炉一共三 个,中间的比左右两个稍微大一些。记得家婆说过,在换之前的第一个步骤首先得记住,左右两个一样大小的三脚香炉换完之后要按原位放置,不能调换原先的位置。所以,我在取下来放到地板上的时候,几乎也是按着堂位上的位置顺着同一个方向搬到地面,中间依然放着稍大的三脚香炉,以防过一会弄好之后再搬上去时不分左右弄成混乱。
记住每个三角香炉的位置后,我便开始掏开里面的炉灰了。由于一年只弄一次,炉灰里的灰经过日积月累,被积压得根本掏不开。最后,只好借助烧大香时剩下的那节红木头,将炉子里的灰弄松,倒出。家婆特意交代过,三脚香炉倒出来的旧灰也不能丢掉,那是老祖宗全年积累下来的家当,需用袋子装好,到时把这些家当放到屋后山上的石洞旁,让“山神”保管。
一步一步完成之后,将香炉里里外外擦得亮堂,最后按原位放置。目测间距合适后,将酒杯、筷子、煮好的肉块、水果,以及刚刚出炉的粽子摆上。点上香,三个香炉里各插上三根,门外一排也按顺序左中右各插上一根香,一切准备就绪后,将大门开到最大,再往摆好的酒杯里倒上酒。倒酒的时候要两手拿酒瓶子,身姿略微向前鞠躬,表示子孙对先祖们的孝敬。这时,屋里屋外香的烟雾缭绕。据说,正是这些烟雾,引领着先祖们回到祖堂前,吃着子子孙孙奉上的贡品。再次倒上适量的酒,然后坐下来静静等待。其实,在倒酒或者等待的时段里,也可以默默地祈祷先祖,保佑我们在新的一年里称心如意、健康平安!
给先祖敬酒结束后,饭桌上的饭菜也已经摆好了,孩子们还在屋外奔跑嬉闹,欢声笑语之中弥漫着浓浓的节日气息。
晚饭过后,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串起了烤串,炉炭的火苗正烧得通红,这个时候,一家人整整齐齐地围在火炉边,边吃烤串边聊着过去一年中的收获,新一年里的规划。大家都希望日子能够像火炉里窜起的火苗一样红红火火,财运亨通。
大家正在聊得带劲的时候,群山环绕的山村里,噼噼啪啪的响声伴着五彩缤纷的火花,在山村的上空旋转飞舞,山间也传来一阵阵炮竹的回响声。紧接着,远处山脚下各个村落的上空,也开始出现了斑斓飞舞的色彩。孩子们没有了以往上学时的困倦,此时,他们一边放着烟花,一边尽情地奔跑着,显得异常地开心。
夜,在人们的困盹中也渐渐安静了下来。然而,新年的炮竹声似乎还在耳边一遍遍地回响。此时,已是鸡叫三更了,新年悄然而至,我仍无睡意。于是顺兴执笔,随意闲聊一下除夕。
——写于2021年除夕之夜
投稿须知:一是关注本公众号;二是投稿可加微信号:wyh07785126或者发稿子到邮箱:jinzhutan8818@126.com,并附上作者简介和个人图片;三是平台对稿件有修改权,如不允许修改请作者在文末声明;四是原创作品获得的打赏60%支付给作者,单篇阅读量达到200次及以上并满50元支付,其余留平台用于有关活动;五是作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不接收别的平台已经采用的作品,平台只收原创首发稿件,谢谢大家的支持和理解。本平台隶属于都安县作家协会,平台优秀作品选登于《都安文艺》,或者向公开发行刊物推荐。
平台编辑:韦云海 、蓝柳节。实习编辑:赵慧明、高红欣、黄德梅等。
扫码关注我们如果阅读与写作成为您的一种习惯,那么您就是作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