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解释一下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指的是什么战争

解释一下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1618年-1648年),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全欧参与的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

这场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利益、树立霸权以及宗教纠纷剧化的产物,战争以波希米亚人民反抗奥地利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为肇始,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战败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结束。

延伸阅读

三十年战争别称?

 “三十年战争”是17世纪前半期进行的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这场耗时30年的战争,最初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政治宗教纷争,后逐步升级为欧洲各国争夺领土和霸权的国际战争。为了结束“三十年战争”,承认参战各方的地位,重建战后的国际秩序,欧洲各国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三十年战争中旧教同盟成立的时间?

1609

天主教联盟,德意志天主教诸侯组成的政治军事联盟(1609—1632)。以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连一世为首,旨在对抗1608年成立的新教联盟。由巴伐利亚、法兰克尼亚和士瓦本地区的诸侯以及莱茵的美因茨、特里尔和科隆三位大主教-选侯参加。1617年经改组,三位大主教-选侯被排除在外。新教和天主教诸侯两个集团之间的斗争导致三十年战争。先后由梯利、瓦伦斯坦任天主教联盟军队的统帅。1620年取得白山战役的胜利。1632年被瑞典打败。1635年,根据《布拉格和约》关于在神圣罗马帝国内部不得成立军事联盟的条款,宣告解散

三十年战争属于哪一段历史?

三十年战争,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一次大规模的欧洲国家混战,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全欧洲大战。

这场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利益、树立霸权的矛盾以及宗教纠纷激化的产物。战争以哈布斯堡王朝战败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结束。

中世纪后期神圣罗马帝国日趋没落,内部诸侯林立纷争不断,宗教改革运动之后又发展出天主教和新教的尖锐对立,加之周边国家纷纷崛起,于1618年到1648年爆发了欧洲主要国家纷纷卷入德意志内战的大规模国际战争,又称“宗教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