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寄给绍谦贤弟的一封信(大寨裴耀五老先生)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公号【鲜衣怒马倚斜桥】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本文作者裴耀五老先生。
1935年出生于洛阳宜阳盐镇大寨村。今已85岁高龄。
老先生少年向学,名闻四乡。
国学功底非常深厚。
对中国古典文学诗词有着非常深厚的研究。
一生热爱读书,逢年过年都不例外。
身处乡村,却保持着一颗赤诚之心。
虽已暮年,依然面色红润精神矍铄内心坦荡。
绍谦贤弟:
恕我直呼其名多有冒昧,望勿见罪。
自您返家,我两次登门,长时握手,
彼此无言,我看在眼里疼在心头,
深感我的老而无用和人类的渺小,
惴惴难安,无能为力。
本想展下篇幅,推心置腹的交谈人生,叙说情谊—–
如我们常说的家乡方志事业,张氏一族的族事事业,
特别是东村张姓的寻根觅宗
以及您最热爱的终生从事的治病救人的卫生医疗事业等等,
跃然纸上,延誉四方,达到谨积善怀,加速康复。
耐因我的视疲劳频发,时不我用,只好改弦更章—空中寄意,以动地天。
贤弟:
心照不宣事,尽在不言中。
借此网络平台,将次不言之言,拨发出去。
令侄辈们如看到此函,能读于您的爸爸,
我将不胜幸甚,纸短话长,就此停笔,谨祝夏安!
老友裴耀五 上
2018-5-31
编者:
台上中间带红花者为裴老先生。
第二排左三为绍谦先生。
裴老先生和绍谦医生两人是至交好友。
曾携手完成我张氏族谱一事。
在当时物质匮乏的情况下,几十万字的张氏族谱裴老先生古稀之躯视力不佳的情况下,
整整用软头毛笔抄了两月有余,才完成一本张氏族谱。
并且分文不取。
最后导致视力急速下降。
后来我张氏去河南巩义寻亲路上裴老先生依然不顾年迈之躯前往并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
并在病中为之作序。
我想我张氏族人都该铭记且感恩。
最近几日越发接触祖辈父辈这群人,越发觉得他们那个时代的纯真,纯粹。
一如绍谦医生,作为那个时代盐镇的赤脚医生,他曾自己研制中草药给乡邻使用。
一如裴老先生,作为外姓人士为我张氏族谱如此劳心劳力,且分文不取。
在他们的世界观里,有着比名,利更为重要的东西。
情义无价。
前天晚上多方周转。
联系上了裴老先生。
虚心聆听教诲四个小时,尽管隔着屏幕,尽管隔着几千里路,
可是,听着老先生朴实的话语,内心觉得非常温暖,
和先生聊起古典诗词的韵律词牌,还是那句,自叹弗如。
先生之学问,就是如今去高校做中文系教授都无可厚非,受之无愧。
听先生讲起和绍谦医生的至交之谊,倍感羡慕,感动,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这是裴老发我的格律诗的口诀,
他说他没怎么念过书,
全是自己摸索学习的。
这让中文系毕业的我越发汗颜。
乡村藏龙卧虎之地。
越发敬畏。
就在准备推文的这一分钟,收到裴老先生的文字:
给人家上个结婚礼刚回来。迟复为歉。
三个微信均已收到。望勿远念。
智力减退,视力欠佳,虽有千言万语,实难言状。
明天打算去看先生,他从内心会理解我俩的一切都在不言中。
只是失于社会影响。
在我的有生之年,我会以文字形式倾吐我俩的情谊。
仰天长叹身已老,力不从心愧做人。……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