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摘自培根随笔之《论真理》
当上帝创造宇宙的那几日中,他所创造的头一件物品就是感官底光明;他所创造的末一件物品就是理智底光明;从那以后直到如今在他职业完毕而休息的期间内,他底作为全是以他底圣灵昭示世人。最初他在物或浑沌底面上吹吐光明;接着他由人底面目中吹入光明;到如今他还在往他的选民面目之中吐射光明。有一派哲学在别的方面都不如他派,可是有一位诗人为这派哲学增光不少。这位诗人曾说:“站在岸上看船舶在海上簸荡是一件乐事;站在一座堡垒底窗前看下面的战争和它底种种经过最一件乐事;然而没有一件乐事能与站在真理底高峰(一座高出一切的山陵,在那里的空气永远是澄清而宁静的)目睹下面谷中的错误、漂泊、迷雾和风雨相比拟的”;只要看的人对这种光景永存恻隐而不要自满,那末以上的话可算是说得好极了。当然,一个人底心若能以仁爱为动机,以天意为归宿,并且以真理为地轴而动转,那这人的生活可真是地上的天堂了。
●赏析:
这段话表达了培根对真理的崇敬之情。他认为感官上可以感知的是最低级的感知,而理智上的认知则是最高质量的认知,可见他对真理的推崇。在他看来,只要拥有真理和光明,全球就显得无比光明和高兴,就是人间的天堂。应该敬佩这位先哲,这个追求真理的先驱者,是指引大众走向光明的英雄。
2摘自培根随笔之《论死亡》
外斯帕显死时还说笑话;他坐在一个凳子上说:“我想我正在变神哪”。加尔巴临死作壮语说:“砍罢!假如这是有益于罗马人民的”。一边说着一边伸颈就死。塞普谛米犹斯?塞外拉斯死得爽快。他说:“假如还有何我应该做的事,快点来吧”。诸如此类。那些画廊派的哲学家把死底价格抬得太高了,并且由于他们对于死准备过甚,遂使死在人看起来更为可怕。“他把生活底终结算做天然底恩惠其中一个”。说这句话的那人比较说得对的多了。死与生同其天然;也许在一个婴儿方面生与死是一般痛苦的。在某种热烈的行为中死了的人有如在血液正热的时候受伤的人一样,当时是不觉得痛楚的;因此一个坚决的,一心向善的心智是能免死底痛苦的。然而,尤要者,请你相信,最甜美的歌就是在一个人已经达到了某种有价格的目的和希望后所唱的“如今请你让你底仆人离去”。死还有这一点;就是它打开名誉之门,熄灭妒忌之心。“生时受人妒羡的人死后将受人爱”。
●赏析:
看完这段文字后心灵都不由清明了些,仿若醍醐灌顶。自从懂事后知晓死亡,就一直怀着畏惧的心理,有的时候甚至埋怨科技的发达,由于明白全球本没有天堂,也没有地狱,总觉得死后的虚无是最深刻的恐惧。然而培根早在几百年前就说到“生与死同期天然”,都是天然的恩惠,因此要平淡待之,要珍惜生活,死而无憾。
3摘自培根随笔之《论宗教一统》
宗教既是人类社会底主要维系,那末要是它本身能居于统一底真正维系之中,天然是一件很好的事。关于宗教的争执和分裂是异教徒所没有的恶事。缘故是异教徒底宗教并无任何固定不移的信仰而只有仪式和典礼。他们教会中底主要宗师和长老乃是诗人,从这个就可以想到他们底宗教是何样的一种宗教了。然而真正的上帝有这种性质,就是他是个“忌邪的神”;因此他底崇奉和宗教便决不容有混杂和伴侣。因此我们想关于教会底统一说几句话,所说的是其结局怎样;其界限怎样;其技巧怎样。统一底结局(仅次于得上帝底喜悦,而得上帝底喜悦是至善至美的)有二,一是对教会以外的人的,一是对教会以内的人的。对于前者,无疑地异端和分裂是各种丑事中之最丑者;真的,这两桩事甚至比伤风败俗还坏。由于,如同在肉体上创伤或割裂是比一时不良的体液为劣,在灵魂上亦复如此。因此再没有比“统一底破坏”更能使在外者不入教堂,在内者急欲出外的了。因此,到了这种情形的时候——就是,有的人说“看哪,他在旷野之中”。又有人说:“看哪,他在密室之内”。那就是说,有的人在异端的秘会里找寻基督,又有人在教堂的外表上找寻基督——在这种时候我们底耳中须常有那句话——“不要出去”。
●赏析:
我对宗教怀着一些敬畏的心情,看到电视里朝圣的大众,看到教堂里虔诚祷告的大众,总觉得会有些物品高于三尺神明,让这个全球多了些神秘的色彩。我想宗教是一种信仰,有信仰的大众,总是会对所作所为有所顾忌,有所期待,绝望之时不忘,得意之时不忘,因此人生得以平和从容,也不枉一种恩赐。想起一个朋友去澳大利亚后就入了基督教,我虽然有时无法领悟,却为她的虔诚感激。
4摘自培根随笔之《论复仇》
确信所罗门有言:“人有怨仇而不报是他底光荣”。过去的事务是已经过去了,并且是叫不回来了;明智的人留心现在和将来的事务已经够忙的了;因此那些劳劳于过去的事务的人简直是枉费心力而已。没有人是为了作恶而作恶的;而是为了要给自己取得利益、乐趣、或荣誉、或类此的事务的。因此何故我要对着某人由于他爱自己胜于爱我而生气呢?并且即令有人纯粹由于生性本恶而作了恶,那又怎样样?也不过象荆棘一样;荆棘刺人抓人由于它们不会作别的事啊。复仇中最可原谅的一种就是为了报没有法律纠正的那一种仇的;可是在这种情形里那报仇的人也应当留神,他那报复的行为要没有法律惩罚才好;否则他底仇人仍然要占先的,由于二人之间吃亏底比例乃是二比一也。有些人在报仇底时节要对方知道这报复是从那里来的。
●赏析:
看到这段文字的第一反应是各种复仇的电视剧,现在的电视剧越来越无聊了,复仇,爱情,如是而已。也想起很多复仇名篇,比如《呼啸山庄》。最开始看《呼啸山庄》是懵懂的,对于主角希斯克利夫的形象也不置可否。读到这里时也有些唏嘘不已。若人人都知晓得如此明白,懂得放手,又何来这么多爱恨情仇呢。
5摘自培根随笔之《论困厄》
然而用平凡的话来说,幸运所生的德性是节制,厄运所生的德性是坚忍;在伦理上讲起来,后者是更为伟大的一种德性。
幸运是《旧约’里面的福祉;厄运是《新约’里面的福祉;而厄运所带来的福祉更大,所诏示的上帝底恩惠更为明显。然而即小编认为‘旧约》之中,如谛听大卫底琴音,就一定可以听见与欢颂一般多的哀歌;并且圣灵的画笔在形容约伯底苦难上比在形容所罗门底快乐上致力得多了。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在针工与刺绣中,我们常见,若在一片阴沉的底子上安排一种漂亮的花样,比在一片浅色的底子上安排一种暗郁的花样悦目得多;从这眼中的乐趣上推断心中的乐趣罢。无疑地,善良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善良也。
●赏析:
读完这段话,想起来的先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想来古往今来,大众对磨难的认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我又想起来老师曾经讲过的小故事,只记得主题是如果不能战胜苦难,那就没有资格说苦难是财富。是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磨其筋骨,但若在磨难之中孱弱得死去,又怎样说苦难是一笔财富呢。因此,我们必须有面对厄运的勇壮,让厄运锻炼我们,让生活更加完整。
6摘自培根随笔之《论父母与子嗣》
父母底欢欣是秘而不宣的,他们底忧愁与畏惧亦是如此。他们底欢欣他们不能说,他们底忧惧他们也不肯说。子嗣使劳苦变甜,然而也使不幸更苦。他们增加人生底忧虑,然而他们减轻关于死亡的记忆。由生殖而传种是动物同有的;然而名声、德行与功业则是人类特有的;而最伟大的事业是从无后嗣的人来的这种事实也是确实可见的;这些人是在他们底躯体底影象无从表现之后努力想表现他们灵魂底影象的。因此,无后代的人倒是最关心后代的人了。树立家业的大众是对于他们底子嗣最为纵容的;他们把子嗣看做不然而本族底继嗣,而且也是自己事业底继续;因此,他们对自己底子嗣与自己所造的事物都是一样的看法。
●赏析:
觉得一些感性的物品,用哲学的语言表述出来更加的有味道,也更加合理,让人在共鸣的同时也油然产生一种启迪之感。父母的苦和甜都不曾细说,只有小孩有资格喜形于色;孩子是父母一辈子的职责,让父母甜也让父母苦。我想血脉亲情是不论历经几许年几许代都无法磨灭的,每个人都应该有面对小孩为人父母的职责感,也要有孝顺父母为人子女的职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