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西丰记忆】郭秋生 | 大门里头

大门里头文/郭秋生大门里头位于西丰村东庙后边的西侧,东西走向,当时的大门在街的东头。据《西丰村志》第十五章记载:大门里头(街)和东庙南街、大石头跟、槽碾街、小桥街、祠堂门口、电台南街、粉房街、后池岸等是我村当时很有名气的九条街之一,大家习惯称这里为大门里头。我家老宅就在大门里头,坐北朝南,西与五妞家和保拴家毗邻,对门左侧是土林家,右侧是新建家。我家门口西边有一口水井,大门里头的住户(也有部分大门外的住户)都在这里吃水。这口井里的水清纯、甘甜、爽口、味佳,没有杂质,是西丰有名的上等水井之一。当时各家各户都备有一个勾担和两个水桶,到下午从地里回来后,年轻人挑着水桶来这里挑水,老人和小孩就两个人抬一个水桶,每户家里都备个水缸,把挑(抬)回去的水存放在缸里备用。开始从井里往上绞水用的是木头辘轳配蓖麻绳子,由于吃水的人多,磨损的太快,后来就换成了铁辘轳配钢丝绳。从井里往上绞水,是个既危险也讲究技术的活儿,有人一不小心就把水桶掉到了井里,打捞起来可是费劲了。我家虽然后来搬迁到了大门外居住,但仍然在这口井上吃水。每到傍黑儿来挑水的人很多,都要按先后顺序排队。在我幼小时因为挑不动水,所以就和俺娘或者俺弟弟来抬水。遇到冬天尤其是下雪天,路上一结冰,那可就麻烦了。记得有一次好不容易抬着水快到家门口了,脚下一滑摔倒了,一桶水都撒完了,急的都想哭……
当时大门里头居住着20多户人家,上百口人 ,都是三队和一队的社员。当时日子过得都比较苦,但大门里头的人家,各家都有各家的生活秘籍,虽然算不上十分富有,但都能过好自己的日子。在那个年代,生活能过得去就很不错了。我记得我家养了两头骡子,有一挂马车,除了自己家搞运输拉东西外,农忙时还能帮助别人拉些庄稼。当时邻居们都很实在,邻里之间互相照应 相互帮助,和睦相处,邻里关系和谐融洽。大门由于年久失修加之风吹日晒,在解放后大门就渐渐失去它的光泽和魅力了。从我记事起,隐隐约约记得大门的模样,但已经不是完整的大门了,只记得有两个门墩和安门的位置。据上辈人讲,当时为了保护在这里居住的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大伙共同筹钱修建了这个大门。以前不像现在这样,社会和谐、稳定、平安 ,大家的生活井然有序。那时候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人们的生存环境堪忧。所以修建防护门还是很有必要的。据说自从有了这个大门,多次躲过了土匪的骚扰和日本鬼子的扫荡、掠夺及侵扰。所以大伙又称这个门叫幸福门、平安门。我小时候去村西边学校上学 ,每天从大门里头往西,穿过好几个小门和胡同,克溜拐弯路过槽碾街才能到达学校。那时候思想单纯,天真无邪,虽然条件艰苦,但没有苦恼,没有悲伤,每天蹦蹦跳跳穿过大门里头去上学,去玩耍,好不开心。……小时候点点滴滴的记忆,现在零零散散地回想起来,虽然有点酸楚,感觉还很甜美、很惬意。现在经过村里统一规划和改造,过去破烂不堪、阴暗潮湿的街道和房子已经荡然无存 ,取而代之的是宽阔平整笔直的柏油路面和一排排一栋栋宽敞明亮、别具一格的楼房。大门里头的住户,有的在原地盖了楼房 ,有的离开这里去别的地方盖了房子。大门里头原来的模样,已经不复存在。大门里头,西丰特有的区域,我心中的恒久的回忆!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