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普洱散文】走进音乐 || 弘农羊

走进音乐
文/弘农羊这个世界上,最美的艺术当数音乐,文学仅次于。它门槛最低,低到没有。不受性别、语言、年龄、职业、财富、民族、国家、社会地位,文化程度等影响。
音乐,应当是由声音发出来优美的旋律才叫音乐。
由动物、器乐或人发出的声音,听起来叫人舒服,才叫音乐。
锉锯条,铲铁锅,驴叫唤,琉璃窝里拉铁锨,这些声音刺耳,打雷使人恐惧,乌鸦和毛头鹰叫让人害怕。这些声音无论单独发声或怎样组合,都不会成为音乐。
这个世界还没有人类时,音乐就存在,如民乐《百鸟朝凤》里模仿各类鸟在鸣唱,只不过后来人们通过器乐和歌唱,使这个世界上音乐更丰富罢了。
有句话说“音乐无国界”,的确如此。因为,音乐是靠耳来听,用头脑发挥想象,所以,不存在民族、国家之间区分。
除了音乐,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东西,就是由文字组成的文学作品,它也无民族、国家之分。这两种艺术都是由声音或文字组成,用耳听,用眼睛读,根据各自的理解和感受,产生大同小异的结果。
由艺术表达人的对自然、社会及思想情感喜怒哀乐的方式有许多种类,如、绘画、影视、雕塑、舞蹈、戏曲等等。这些让人们通过视角来欣赏或审视的是艺术固化的模式。也是最大限度的剥夺了人们对艺术的想象或展望的空间。而音乐或文学,它只给了人们一个轮廓,让你开大脑洞,舞动着想象的翅膀,根据自已的理解,尽情的发挥想象,以至达到自已所想望的至美境界。
能够用语言表达出的悲喜,都不是它的极致,如同音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音乐的意境没有一个特定的高度,每个人自已的各种因素的综合,所感受的高度则不同,因人而已。
用文字或语言来表达对一首音乐的理解和感悟,事倍功半。回过头来看,除了文字或语言外,却再也没有通过其它途径来表述,只好挂一漏万来把对音乐的理解、感受以文字形式呈现。
一年一度最大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一曲《春节序曲》由民族乐器缓缓地奏起,在音乐中仿佛看到,满天的小雪花飘洒,爷爷拿着手中的扫帚一下一下不慌不忙地扫着地下一层薄薄的落雪,奶奶戴着老花镜,坐在烧的热呼呼的土炕上盘着腿,左手拿着叠好红纸,右手持小剪刀,一剪一剪的剪着红纸,大姐不时的从奶奶怀里拿起一张剪好的窗花,跪在炕上对着窗户在用心的糊窗,妈妈坐在灶火前的木墩上,一手轻轻的拉着风函,一手用小炭锨,把灶下烧的快要掉出来的柴火,一一的往灶里面推进去,锅上笼里的馍散发出麦香飘的满院都是,锅盖上的热气和烟囱里的炊烟混为一起悠悠地往上旋绕。父亲把一截截木头用斧头劈成四份,南墙根柴火垛已整齐的码放了好长好高。我扶着梯子,哥哥站在上边贴大门上的春联,小妹妹冻红的两个小脸蛋子上不时的落下雪花,却欢快的喊叫:“爷爷快过来,大哥让您看春联贴的端不端。”
《翻身的日子》,板胡和唢呐交替演奏,民族器乐的合奏中,人们脸上露出从未有的欢喜,分得了土地、牛马和粮食,得到了应有的尊严,从此过上一个真正的人的生活。从《步步高》里看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盼望和奋斗。在丰收的日子里,心情高涨的人们敲锣打鼓庆祝又一个好收成《金蛇狂舞》。《欢庆舞曲》中庞大的场面,气氛隆重而不张扬。
苦难的日子不堪回首,二胡把《二泉映月》一声声拉起,少吃没穿,居无定所,遭受着生活的折磨,在痛苦中挣扎,艰难的向前,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头。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喜二说:“听《二泉映月》不能站着听,只有跪着听,才能对的起这首乐曲。”
若《二泉映月》反映的是生活里的苦,则《江河水》道的是世间的悲,苦难如江河决堤般,发出悲天恸地倾诉,江河水化为眼泪,都哭不尽人生的悲痛与辛酸。
《出埃及记》,西洋管乐吹奏出雄壮的气势,仿佛这群人不是被赶出埃及,不是逃离,而是在王者摩西的带领下,身后紧随勇士、老弱病残以及四十万以色列奴隶出征远方,远方在何方,不知,克服种种困难,壮而不悲,勇敢的向前。
在筝一弦一弦的弹拨声中,空气如死一般的寂静,四周暗伏杀机,一场撕杀将要发生。又在一声声的筝鸣中,项羽带领的家乡子弟被阵阵楚歌包围,在汉军一浪高过一浪的呐喊声中,虞姬为了项羽不再所累,挥剑吻颈,洁白的裙子上洒满了朵朵红梅。筝又在一声急过一声,越来越紧,越来越急,急促的使人窒息,《十面埋伏》的汉军杀入楚军阵营,马蹄声、刀声、剑声,呐喊声,残叫声,哭声,嚎声,声声响彻天空。到后来,声音渐小渐弱,至没有了一丝,寂静,是死的寂静。
一声声雄壮的军号声中,《红旗颂》拉开了序幕,千军万马如洪流般奔向远方,二十八年间,从胜利到失败,又从失败走向胜利,红旗一直不倒,烈士的鲜血汇成了江河,英雄的躯体筑成座座巍峨群山,旗杆被滴滴英雄的血浸染,红旗上的一个个弹孔是那一场场浴血的奋战,红旗上散落的是一次次的征尘,弥漫着战火硝烟。只有不忘过去,红旗才永保本色。
远古的一个春天早晨,渭河边上,天空飘落着濛濛细雨,长亭外一棵棵柳树,嫩绿的枝条在风中轻轻的摇曳,天气还有些寒意,清新的空气中裹着淡淡的忧伤,亲友们踏着湿漉漉的泥土来到长亭,在凝重气氛下,纷纷向远赴西域任职者敬酒,离人已喝的微醉,摆手不再喝了,送行者劝道,再喝一杯吧,出了阳关,往西除了天就是茫茫戈壁,不要说能遇见故友,连曾经相识的人也许都难碰到。在相互敬酒话别间,不远处有人在扶琴,《阳关三叠》飘了过来。
《斯卡布罗集市》让电影《毕业生》名扬世界,但二者风马牛不相及,大相径庭。《毕业生》似一滩烂泥,却没能遮掩住《斯卡布罗集市》这块玉的品质。当《斯卡布罗集市》缓缓响起,似乎进入一个如梦如幻的世界,天空非明非暗,似有轻雾或薄纱笼在空中,脚底下轻飘飘,似跑非跑,似走非走,心情也随着环境没有一丝负担,舒服的像躺在轻柔柔地水面上漫无目的飘荡。
在佛乐《大悲咒》里,一声声南无阿弥佗佛中,能看到一个没有悲喜,没有利害,没有纷争,没有烦恼,平静的像水一样的世界,隐隐地听到远处一声声在呼唤,放下,放下,放下……
从《云水禅心》中走向一幽谷,穿过密密的树林,小溪在脚下哗哗地流淌,远处传来阵阵钟声,跨过小石桥,抬眼望去,隐隐约约看见一座寺院掩在林中,走近看到,在红红的火炉上,煮沸的茶汤咕咕嘟嘟冒着欢快的泡泡,傍边长老与隐者喝着茶谈经论道。
在班得瑞的《初雪》中,冬季来了,一年中第一场初雪不约而至,在一个个钢琴琴键的弹奏中,一片一片雪花似一个个小天使,轻飘飘地来到人间,开始给大地所有越冬的植物盖上一层一层厚厚的棉被,而此时,风住了,鸟归巢,所有所有的树枝直挺挺的向上竖着,整个大地没有一点声音,片片雪花看到此状,也悄无声息的降落在大地上,只有钢琴琴键还在一下一下的弹奏着,此时有声胜无声。
江南富庶,鱼米之乡,水田纵横,人也相对的居住集中,少妇走起路来垫起脚尖,生怕踩踏着稻田、鹅鸭以及片片语声,唱起小调怕打扰了婴儿的香甜睡梦,虽然声音不大,却唱出的是满满的丰衣足食的幸福感。而在西北,黄沙漫漫的黄土高原,十年九旱,天天吃不饱,年年不饱肚,人们活的苦焦,汉子内心的无奈,扯开喉咙吼几嗓子,把日子的煎熬喊到天上去,减轻一些精神上的压抑,无论他嗓门再大,他对的是天苍苍,地茫茫,奔跑十里、二十里也不见一人的旷野,置在其中,他的身躯非常的渺小,再大的嗓门也微乎其微。一个是小曲唱不尽生活的惬意,一个是吼不掉日子的恓惶。而蒙古族的呼麦,随着从喉咙发出低沉的,接连不断一个圈一个圈的发音,就像是在与天与大互动,接受它们的示意,汇报世间发生的一切。
在乐器中,最能表达情感的当数西方的小提琴和中国的唢呐,唢呐被称为民族乐器之王,每当它出现时,不是埋人便是拜堂。这也是人一生中大悲大喜的两件事情。唢呐的哨是扁形状,人们把一肚子的气憋在哨口,所发出的响声通过管子,由喇叭扩音而出,声声都是最大的心声,充满着悲情与无奈。在所有的唢呐曲子中,除了拜堂和起灵外,其余的曲子我全听不出所以然,红白事情吹的我总觉得是一个样,听了老想叫人哭。
胡琴中的板胡,它生来就没有低音和中音,上来直接就是刺耳的高音。把人的情绪调到肩膀以上的位置,随着弓在弦上拉出极其丰富的情感,人们的心情总是悬在嗓子眼,紧张的平静不下来,不停的揉搓着那颗,不管能否承受了的心脏。而二胡则不然,它的琴声则像一个吃饱穿暖,日子过的非常惬意的闲散人,不高不低,不粗不细的琴声,哼哼唧唧地说着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之事。
陶埙从孔中发出的呜咽声,若在深夜吹奏起,是否在了却与九泉之下一些未了之事。
磬,或擦或击,瞬间的悦耳声,霎时,声音悠悠地悠悠地飘向远处,更远,更远……参禅悟道,也许会从中悟到些什么吧。
鼓原在古代是军用物资。击鼓出战,鸣金收兵。想想在古代战场上,两军对阵,阵前几十面鼓用粗大的鼓槌敲击在鼓面的牛皮上,发出咚咚声响,把鼓面上的尘土震的弹起又落下,咚咚的鼓声把个个将士的热血击的沸腾,直冲天灵盖,按捺不住嘴里喊叫着,杀!杀!杀!随着将军的令旗一挥,举刀持枪杀向敌阵。如今在节日或重大事件庆祝中,鼓依然发挥着震奋人心的作用,在鼓声中,人们亢奋,脸上显出激动的神情。
陕北的安塞腰鼓打起来手舞足蹈,头上系着白羊肚手巾,腰里缠着红绸带,每打一下腰鼓,跳起来时把脚下的黄土以一道弧线踢向天空,人们在漫天的黄土中打着腰鼓,跳呀喊呀,把心中的快与不快以这种形式,统统的宣泄出来。如今的舞台烟火效果,也许就是受到了安塞腰鼓的启发吧。
孔子不但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也是一个十分精通音律的音乐家。
《史记·孔子世家》还记载了孔子跟师襄子学琴的事。
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一连学了十天,也没增学新曲子。师襄子说:“可以学些新曲了。”孔子说:“我已经熟习乐曲了,但还没有熟练地掌握弹琴的技法。”过了些时候,师襄子又说:“你已熟习弹琴的技法了,可以学些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乐曲的意蕴,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怎样的一个人。”过了些时候,孔子肃穆沉静,深思着什么,接着又心旷神怡,显出志向远大的样子。说:“我体会出作曲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他的肤色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明亮而深邃,好像一个统治四方侯的王者,除了周文王又有谁能够如此呢!”师襄子恭敬地离开位给孔子拜了两拜,说:“我老师原来说过,这是《文王操》呀”。
《论语·述而》中写道,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舜时代创作的《韶》乐反映当时的“仁政”,在音乐中体现了一派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歌舞升平的景象,而孔子积极追求的政治理想也是尧舜时代的政治面貌,所以孔子对《韶》乐非常赞赏,认为其“尽善尽美”。
对于音乐,孔子不仅熟习乐曲,熟练掌握弹奏的技法,更从乐曲中领会到政治理念。
孔子的这种音乐境界,无人可及。
我第一次听到《梁祝》是在未成年时,哥有录音机,买了一盒俞丽拿小提琴演奏的《梁祝》磁带。当时只是觉得特别好听,哥看我的兴奋样子,就让我连录音机一块抱回家听,我一遍一遍的听,虽然听不懂所表达的意思,每次听完后,总觉得心里沉沉的,很难受。到了后来长大了,明白了梁祝的故事,每当听到祝英台闻知梁山伯去世时,感觉小提琴的弓不是搭在弦上,而是搭在心上拉,发出一股撕心裂肺声。
从此后,再也没有一个人单独听过,我受不了他们的爱情故事结局。听《梁祝》也不是多人在一起听,环境嘈杂,必须是一个人静静的听。后来的后来,直到如今,从没敢再单独听。偶尔在大街上听到,觉得像一个出家人在闹市念经般,离开了特有的环境,一切便达不到其至味。有时我在设计一个场景,晚上或者白天拉起窗帘,盘腿坐在地上,眼前燃或不燃蜡烛,但必须有一瓶高度白酒,先倒满一杯,再打开音响,播放小提琴独奏或协奏的《梁祝》,听着喝着,三杯喝不完,便会大醉不醒。人到了一定年龄,悲痛也许哭不出来,但比能哭的出来更痛苦。
音乐博大,它能包容万事万物。
音乐圣洁,它能洗涤灵魂中的污垢。
音乐不仅在人们欢快时助兴,更能在悲痛时愈伤。
每个人都能从音乐中得到其所需。
这个世界若没有了音乐会是一个什么境况,我不知道,更不敢想象。
·END·长按下方二维码
关注 收藏初见·普洱雅苑的苹果小店品尝灵宝苹果
问世间,情为何物?一颗灵宝苹果是也!
点“阅读原文”,进入初见的苹果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