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书房特推|人得知道自己活着为什么

编者按
《银河补习班》正在热映,观众对此片褒贬不一。小编没看此片,所以不敢妄议。这篇《人得知道自己活着为什么》却让小编眼前一亮。作者系蓝天的哥哥,虽为大学一年级学生,但对当前教育的问题却看得如此透彻,值得我们学习与深思。
一起来看看吧。
人得知道自己活着为什么
——Stephen看《银河补习班》后的感想
不可否认,撕掉试卷扔掉课本是跟知识告别的最好的最体面的最有仪式感的方式。我自以为,这种歇斯底里的疯狂应发生在永别之际,现实也是如此。我们走着别人走过的一条条路,过着和别人没有两样的生活;我们跟别人一样每天刷题,跟别人一样考上优秀的大学。但我们又是不是把心中的那缕本应如奥运火炬一样永不熄灭的微光,统统丢在了18岁那年的盛夏呢。
电影看到一半,我想起了曾经在朋友圈看到的一篇写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渠敬东的文章。“一个孩子的持久性,忍耐力,长久保持对一件事情的热爱和忠贞,才是我们教育需要的。”以上来自原文的一句话,完完美美成了这部影片主旨思想的其中一个缩影。如果教育不能让千千万万的下一代富有激情的生活和工作,它就是彻彻底底的失败。正如怀特海德在《大学及其职能》一文中写到的:“大学所存在的理由当是维持知识和生活激情的联系”,而我私认为,对此来说不只是大学,而是整个教育体系。而保护知识和生活激情的联系,便是让每个人心中那缕微光永不熄灭的充要条件。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活在其中,才感同身受。最近在上关于城市旅游的暑课,结课做了一个题目为“洛杉矶,纽约和中国的十字路口”的课堂展示。在16年夏天之前我似乎也相信只有国内会有如此马路盛况,只有国人会忽略十字路口的红灯,然而纽约并不是个例外。在亲眼见到第五大道街头的闹剧后,我开始相信世界大同。在那之前,我也会写出批判国人素质的作文,或许它很符合当时的社会舆论,但却并非事实。在最后,我跟大家讲:“永远不要用耳朵来对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事下定论,而是要用眼睛。永远不要相信,除非你亲身经历。”我们总是道听途说,对每个听到的事情都深信不疑;我们会翻看无数篇范文,学习别人的风格。我们好像见过整个世界,却又从未曾活在其中。
我是个不喜欢改变的人,甚至在食堂都只光顾那么几个窗口,吃那么几道菜。但有时候我也会让自己去尝试一些不同的经历,暑课教授前几天讲:外国游客来到中国应当算作中国的旅游出口,而出口的商品便是“经历”。我以为,经历才是每个人最值得投资的商品,有些东西会溢价,但经历永远不会。上学期参加过那么几次即兴演讲的培训,在经受过每次拿到题目后大脑的一片空白的窘境后,我才想,这世界没有什么是不值得我们去尝试的,经历,才有谈论的资格。我们常常拿学习忙工作忙为理由而不去探索世界,坦言为了那么一两次旅游放弃了高高的绩点和晋升的机会是多么令人悔恨。事实如此,有些事情做了以后的确后悔,但有些事情如果不做,现在就会后悔。
你需要一个相信你的人
这部影片的爸爸让我想起了我高中的班主任。这位爸爸总是对孩子说:“我相信你”,有时还会反问“你相信我吗”;而我的班主任也几乎从未说过我们半点不是,无论成绩好坏他总能在你身上发现闪光点,然后照亮你自以为将永远黑暗的世界。现在的人们总说“膨胀”二字,但真正膨胀的人却没几个,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夸奖和称赞,或者说,信任。第一次被丢在洪水中,是他爸爸给予他的信任让他划着门框冲出来;第二次被困在外太空,也是他爸爸的相信让他丢掉挂钩飞身一跃。
有教无类。孔夫子几千年前的智慧,如今我们依旧做不到。更多的学校为了优等生更快的抛弃落在后面的孩子,而限于那可怜的师生比,“有教无类”四个字似乎成了永远的天方夜谭,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渐渐失去了信心,接受自己比别人愚蠢的事实;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那些曾愿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怀有一腔热血的青年教师们渐渐也信仰唯分数论,冷眼相待所谓的差等生。我依旧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或许自己最亮的一点还依旧不如别人最暗的亮,但无论多暗,它都不会阻止你成为夜空中那独一无二的星。
写在最后
影片结束的时候我想这部电影我要给10分,原因是满分只有10分。我喜欢电影中的真实性,所以喜欢复联3中半数英雄灰飞烟灭的场景,同样我在这部影片中找到了真实,孩子对自己不断的质疑,和父亲对孩子无限的信任。
影片最后马飞说他爸爸的教育并没有失败,我不能理解。我认为影片演到马飞为升空而劝说爸爸不去平反大桥案的时候,这个角色就已经死了,至少在我的心里。导演最后给了一个美好的结局,是人之所向,但我依旧认为,悲剧至极。
迄今为止,看过的国产最佳,没有之一。
“写在最后”的最后今天又看到了一篇推送,让我回想起了这部电影,在这补上一些感想。
“以前这样做可能有它的道理。那时候(上一代),大多数人都营养不良、热量摄入不足,保暖就很有必要。但是现在再这样做,效果就相反了。”
以上是名为《为什么我们走着走着就忘了初心》一篇推送的一段原文截取作者讲到了自己在国外友人家里听其解释为什么如今我们不需要再让孩子们每时每刻裹得严严实实的而是要让他们处在较冷的环境下。午饭间,我竟有一丝醍醐灌顶的感觉,这是只重视答案而不去管原理的结果吗?我觉得并不无道理。就好像上一代都只记住了自己在孩童时期被父母要求多穿,但要么从没问过为什么,要么被家长一句“你管那么多,穿就完事了”给搪塞回去。我想其实教育也是,举例来说:初高中时候学英语,老师只管告诉你“holiday”和“vacation”是一回事,或者负责任点会告诉你“holiday”短“vacation”长,仅此而已。几乎没有任何一个老师会从构词方式来分析:“holiday”其实是由“holy”和“day”组成;而“vacation”则是从动词“vacate”演变而来,前者意为“神圣的日子”固然指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如春节端午节;而后者则意为“空缺,闲置”的时间,自然更倾向于寒暑假。
回到正题,纵使在理科方面我们的初等教育已经做了很多改进,一间间实验室的建造给了学生们探索“原理”的机会(虽然我早就忘了什么溶液什么颜色,什么加什么生成沉淀),但在英语甚至汉语的学习中,我们被告知了太多次“记住就行了,哪那么多为什么”,以至于我们每天学成天上万条知识,却不知道学这个是为了什么;以至于我们走得太远,都忘记了为什么要出发。
扯得有点远了,这篇文章跟电影有什么关系呢。
我想到影片中的父亲好像说过孩子们现在做的对ABCD的选项,但在将来的人生中,不会时时刻刻都有这么四个选项等着他们选。事实也是这样,初高中的英语阅读几乎没有任何需要书写长段的答案,甚至连语文阅读的答案也都是有固定的模板。我曾在出综英期中成绩的时候愤慨到为什么不能取消英语阅读的单选题(因为我错的太多了),虽是私心,现在想想却好像跟这部电影的又一个细小的思想殊途同归。诚然,鉴于中国小初高那可怜的师生比(又是它),ABCD的考查方式是最为高效的和公平的。但换个角度思考,或许一道主观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给予他们的启发要比十道二十道单选题多很多,又或许这看似无比客观的ABCD答案恰恰成为了他们思想的桎梏,毕竟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仅仅让一名老师来评判数十甚至上百学生的主观答案确实有失公平,但让每个孩子看到同样一句话同样一篇文章时脑子里所想的东西都完全一样,难道就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吗?我想不是,也一定不是。
诺姆·乔姆斯基在《教育是只有顺从和听话的人才能通过的滤网》一文中写到:“所谓的知识分子都是那些穿过了各种各样的门槛或滤网,最终充当文化经理人的人。除了这些人之外,也有许多人同样聪明,或者更聪明,更独立,更有思想,但因为他们没有穿过这些门槛,因此我们不把他们叫做知识分子。事实上,这个过程从小学就已经开始了。”这段话完美的诠释了我所要表达的意思,ABCD化的教育一次又一次的滤过我们的思想,虽不敢说一模一样,但它也让我们在毕业时变成一个个极为相似的人。城市化进程中的“均化现象“让我们的旅游经历变得越来越趋同,而当所有学子对每个问题的看法都不约而同地一致时,真正的悲哀才刚刚开始。
说明:
九楼曦书房所发文章均为原创。本文经作者同意,在此发布。
因不能在文章下留言,看过此文,如果您与作者有同感,可在公众号下输入您想说的话发给小编。小编会及时查收整理。
海报|网络下载
图片 | 绿草
编辑| 绿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