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炎炎夏季何处去、南湖文学《竹园情》

吴建明散文《竹园情》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
作者吴建明在南湖文学一周年座谈会上
作者吴建明简介:退休职工。喜欢静坐一隅,将琐碎的流年絮语付与文字,在一盏茶香里,留下光阴的故事。
赤热炎炎,窗外的太阳如同火球,偏偏这个时候空调突然出了故障。过了一会,室温回升,人开始出汗。于是,想起了没有空调的童年,夏天纳凉最好的去处是竹园了。情思绵绵,在昼长人静的午后,竟是无限地怀念起老家的竹园来。
我们家的竹园曾经很大,成“厂”字形围绕在房屋的北侧和西侧,竹园边缘和屋角边之间各留一畦菜地。后来,因为要开拖拉机,一条机耕路占用了我们西侧临屋的大部分竹园,西侧只剩下窄窄的一条竹林,我们的竹园也从此一分为二。两片竹林间的机耕路两旁浓荫匝地,此地就成了左邻右舍夏日里歇脚的地方,生产队里开会有时也放在这里,路的两旁被磨蹭的光光的。
竹园的西侧和北侧是一大一小两条垄沟,西侧从竹园的地面到垄沟底部高度有三米多,北侧低一点,但也有两米左右。这两个侧面成陡峭斜坡状。斜坡的顶部即竹园的外围有乔木,基本就是青榉、黄榉树,零星的还有棕榈树、楝树和合欢树。合欢树花开最漂亮,像一把把微型的伞,半白半红。有一阵子我曾失眠,老中医给我开的处方里有一味药“合欢皮”,我才知道原来曾经在我身边日日看见的树皮还有这个功效。这些乔木的边上便是各类灌木了,有荆棘、枸骨、木槿等。我最喜欢的要数荼靡,她的花有诱人的清香,小小的花朵洁白无瑕,缀满枝头,似繁星点点。后来才知道有“开到荼蘼花事了”、“荼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之说,没想到草根的东西还那么富有诗意。不过,那已是在成年以后了。灌木的下方有爬藤植物、蕨类和各种杂草。因为斜坡上没有踩踏,年复一年,在没有其它植物的地方,长了厚厚的青苔,如同绿绒一般;有的青苔一直长到树的下端。
所有这些植被似乎在我记事时就有了,它们的根系将斜坡上的泥土牢牢地固定,所以斜坡没有泥土流失。她们犹如竹园的防护栏,有她们在,竹园地势虽高,但从没有什么坍塌之类的事发生。
春天的竹园最是生机盎然。到了三月,父母亲便叫我们不要随意到竹园里走动,因为竹园里要出春笋了,怕我们踩着笋的嫩芽。几场春雨一过,竹园里遍布清新而又灵动的笋尖。笋有早笋和迟笋,从清明前一直出到五月份。春笋鲜嫩、爽脆,她的味道自然天成。有道是“尝鲜无不道春笋”,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春笋实在是一道不可多得的佳肴。但是,不是所有的笋都能挖来吃,大部分是要用来养成竹的。许多时候,只有笋很密的地方要匀掉些,或者形状长残了和受过病虫害的笋才能挖来吃。父亲曾教我如何识别有虫害的笋,只有极小部分有虫害的笋在外壳能看到被虫侵害的痕迹,大部分的虫都是隐藏在内的,所以要根据笋壳的颜色或者笋尖须须的颜色是否正常去判断。如果从颜色无法判断,那么几天去竹园看到同一枝笋生长缓慢或停止了生长,那也是有病虫侵害的征兆。这类笋还有一个专属名称“退笋”,即不去挖掉她,也会自行退化。挖笋也是技术活,挖得太浅,可食用部分还留在土里,可惜了;挖得太深,可能会伤及鞭根。挖之前可以用笋撬拨开一点笋周围的泥土并试探一下笋的深度。不同的竹园,泥土的厚薄不同;同一个竹园,笋的深度也不同。
有些边角料的笋很细,长成后在如今看起来几近某类观赏竹,但那时还是讲究以实用为主,所以这些笋不管是否有病虫害都是可以挖来吃的。这类笋,不要去壳,放在饭锅的蒸架上蒸,蒸熟后当零食吃那真是味美无穷。竹笋本身的清香全部裹在里面,再沁入饭香,叫人不能忘怀。为了这道美味,在今年的暮春,我特意去了郊外的一个农村集市,买了两把细竹笋,按孩时的做法蒸了吃,重饱口福。
春笋冒土后的三、四周,已近初夏,此时的笋已初具竹型,有的未曾落箨,有的嫩竹含粉,不依不靠,不攀不附,笔直挺拔。我曾惊讶于她的生长速度,颇有养竹日日鲜的感觉。这时,竹园里,有落下来的笋壳,捡而收之,可以在蒸粑粑时做垫衬,也可以用来裹粽子,自有其清香。
夏天,竹园就是孩子们的乐园。我们在竹园里纳凉,当然也没闲着。我们用竹叶做哨子,哨声清脆,那是最原始的乡土音乐了;我们模仿电影里军人的模样,用细竹枝做帽子,感觉很神气;我们爬竹竿,如果不会爬就用草绳套在脚上增加摩擦力;我们找四根经年的老竹子,用草绳编一个吊床,晃悠晃悠……不过,竹园里有蚊子,间或还有牛虻(外形像苍蝇,但是比苍蝇大,叮咬起人来比蚊子更厉害),所以身上起包是常有的事。但比起我们对竹园的喜爱,这不算什么。更有甚者,地上的枯竹叶下面还有蛇,我们每年都会看到蛇在竹叶里蜿蜒而过,有的蛇索性就挂在竹枝上;但是,我们不惹它,它倒也不侵犯我们。
盛夏,春笋早已成竹,但有鞭笋可以解馋。深层的鞭笋是不能挖的,否则影响来年出笋,因为鞭牙就来自于鞭根。浅表的鞭笋留着没什么用,挺好找的,有的笋尖冒出地面,一目了然;有的地面微微拱起并有一条小裂缝,那下面就是有鞭笋了。鞭笋、葱茎、榨菜、蛋花汤鲜美无比,是夏日里的佳肴。
竹园里温度低,其地下温度就更低了,所以是天然的冷藏箱。我们小时候,冬日里下大雪是常有的,积雪厚的地方能到我的膝盖。彼时,我的祖父母就用甏装了干净的雪,封好以后埋在竹园的地下,来年夏天取出来用。夏天取出来的雪中间还没有融化,只在甏的边缘雪水比较多。记得有一年夏天堂弟长满了痱子,祖母就用甏里的雪水给堂弟擦身。这是民间土方子,我无从考证其功效;但是,六月里的雪,想想就凉快。
在农村,冬天要用糯米做上一缸杜做酒。杜做酒即做即喝,天气转暖了会酸。所以,冬日里可以用甏把酒灌起来,封好,埋在竹园的地下,等到来年夏天取出来喝,不仅不坏,而且酒香扑鼻,比冬天更好。
相比较,秋天的竹园,我们就不太关注了。后来读《红楼梦》,黛玉卧病,听雨滴竹梢,感慨万千,写下《秋窗风雨夕》:“……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连宵脉脉复飕飕……疏竹虚窗时滴沥……”,细细想来,亦如我们对秋天竹园的忽略,秋竹本无意,是境由心造了。
冬天到,天边的黑幕早早地拉下。此时,麻雀栖息在竹林。吃过晚饭,大人们出门网麻雀。记忆中,这个网是很大的,也许是用几张网拼起来的;网的两侧用两根长长的竹竿固定。两人拉开网分别手持竹竿站在竹园的一侧,网距离地面有一米多;另外有两三个人从竹园的另一侧开始依次去摇竹枝,竹枝剧烈晃动,麻雀就飞起来了。麻雀在晚上看不清东西,乱飞,好多会朝着动静小的方向飞,这样就撞到网里了。有的晚上,几个竹园网下来,会网到半篮子的麻雀。那时,麻雀属于“四害”,抓麻雀是允许的。小孩子们好奇,也会跟着去,在网上抓麻雀的时候帮忙打手电筒。因为有个主要的动作“摇”,所以我们通常称之为“摇麻雀”。有的竹园,刚去网过,隔几天去还是会有麻雀,不知是漏网的麻雀恋旧林还是换了一批麻雀?
腊月雪夜,窗外雪光洁洁,更显寒冷。躺在被窝里,从竹园里传来嘎吱嘎吱的声音,便知道雪是越下越大了,压断了竹枝;如果连续几天下雪,夜间还有“訇”的声响,那是竹枝上的宿雪大块滑落下来。但是,很多时候,大人们会在下雪的白天去摇竹子,把压在枝头的积雪摇下来。把雪摇下来后的景象是令人振奋的:莫说竹枝弱小不胜雪,雪压枝头低复举。
竹子是会开花的,我们家的竹园曾大片地开过。那时,我还很小。竹子开花后,竹园里的竹子就成片地枯死。据说,竹子的生长周期即是如此,开花后的竹子少有活下来的。父亲掘掉了所有的竹子,把整个竹园的土全部翻一遍。他从邻村买来了竹子,竹子的竹梢全部被砍掉了,竹根部还有大大的土盘,这些竹子要移栽到我们的竹园里。父亲移栽竹子的时候,我坐在竹园边的地上看。当初想不明白:土盘要来干什么?我们家竹园里不是有那么多土吗?再看看移栽的竹子,连竹梢也没有,真难看。原来,土盘里有根鞭,来年竹笋发不发就靠它了;坎去竹梢是为了减少水份蒸发,使移栽的竹子更易成活。我们这一带移栽竹子不说“种”,说“排”。“种”一般对植物幼株而言,种下去的是幼株,然后长大。然而竹子的笋牙是从根鞭里发出来的,母株本身不会再长大。就好比种植甘蔗,我们也说“排甘蔗”。后来才得知,我们的竹园将近百年了,百年开一次花!我终于也知道了为什么我们的竹园周围有那么多的植被,原来是时间的积累。
数年前,因为农村建设的需要,竹园被平整了,连同那些乔木和灌木……然而,我对竹园的怀念却是如此绵长……
南湖文学文学总顾问:吴顺荣 责任编辑:青峰
音乐总监:格格
文字排版:汪垚卿 吴敏
页面制图:小鱼
平台推广:李远鹏
编辑微信:nhzc991
投稿邮箱:1097100585@qq.com
真情温暖你我
文学点亮人生
微信:nhwx990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