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论“说”与“写”
“说”与“写”本质是一回事,都是表达。人长嘴不仅用来进食,更重要的功能是说话,即表达大脑思维。表达是人的基本需要,是天然欲望。除了要表达个人的生理需要或者人际沟通,还要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维的结果——思想。一个人能在即时即刻把自己的见解与思想清晰、准确、完整地说出来,特别是在对话中,能及时将对方之言纳入自己的理解体系并加以运用,那真是一种特别令人羡慕的能力,例如律师就应该具备这种能力。即使“吵架”那也是一种不可小觑的能力。这里说的吵架不是骂大街,是指据理力争,甚至“无理也能搅三分”的那种。
“写”就不同了。写没有及时性要求,可以慢慢地想,慢慢地写,只要时间足够,总能把自己的想法基本表达清楚。
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况,就是两个人做知心聊天。这时“说”可能比写表达的清楚和完整,这是因为对某个要点可以反复强调,可以用多种描述和解释,再加上现场的语气与表情等多种辅助手段,就把想要表达的思想表达清楚了。这时写反而可能写得不好。
我不善“说”,不要说律师的辩论能力,就是“吵架”也无能为力,遇到不公不平事,被对方气得要死,却一句“赶劲儿”的话也说不出来。过后生自己的气,当时我为什么不那样说……为什么没说出那句话。
为什么如此。皆因大脑反应慢,不能及时产生思维结果。
虽说写可以慢想慢写,但也不是一写就能把自己表达清楚了。写仍然需要能力,其实需要更强的能力,因为白纸黑字,写出来就不能反悔,那就是证据,需要任人评说。所以更需要写得清楚、准确、完整,还需要写得美。读者对写的要求度也比听“说”要高很多。不然怎么会有各种“评论”文章。
所以想写,就必须要学习、练习、积累、思考,要有更高的语言把控能力,要有丰富的词汇,足可以写出精练而优美的语言,要有清晰的逻辑思维,准确地传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当然更需要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和认知与推理能力,以思考足够深度的问题并得出自己的结论。想想这些,哪里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啊。
我不善“说”,那我是个能“写”的人吗?不是,这不是自谦,更不是虚伪,别看我还正在写。
第一是自己的积累不够,阅读不足。《红楼梦》里香菱向林黛玉讨教写诗,林黛玉说,写诗也没什么难的。我这里有《王藦诘全集》,你且把他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藦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等人的一看……看看林黛玉开出的方子,写作?差得十万八千里呢。即便不写诗,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也得读多厚一摞啊,不能说自己一本没读过,但委实读得不够多,即便读过一点,也只是看了热闹,没读出什么门道。不说非得读多少经、史、子、集,现当代名人名家的著述文章也要广泛涉猎才行,而这些我都欠缺。
第二是自己没有训练与练习。看过著名华裔作家严歌苓谈写作,说她在美国参加过专门培训作家的写作班,学习怎么写作,训练写作技巧,所以她写出来的东西就爱欢迎。即便不按作家的高水平要求,中学生还要学习写作文呢。经过正常的初高中教育,经过语文老师多少次的批改,总学会了通顺表达,遣词造句,结构文章都有了一定的基础训练。现在优秀的高中生作文已经写得相当漂亮了。我不记得自己中学写过什么作文,只记得抄过大批判稿。几十年职业中光写字符了没写多少字。
第三我没有写作天赋,这与身边文笔好的人一对比就知道了。谁都不能否认天赋的作用。同样没有多少良好成长机会的人怎么写得那么好呢?天赋加勤奋嘛。而我即拙又没用勤补,怎么会是个能写的人呢?
即不善说又不能写,老都老了,不去养生,不去健身,偏偏爱上写游记。我也弄不懂自己咋就对写作产生兴趣了呢?也许性格使然:爱说话。也许人就是这样傻,越弄不好的东西越想弄,有点跟自已过不去。
二、为啥开了公众号?
我是2014年才买了第一部智能手机小米3。那时微信已经很普及了。于是也学样用手机拍照,在朋友圈晒图。朋友圈是朋友间交流的园地,我发现看了很多人发的图,没有文字说明,就很难理解他们表达了什么,美丽的风景不知道它在哪里,美丽的花朵不知代表了什么心情。朋友圈的九宫格太局限,不方便介绍每一张图片的意义,也不足以表达我的情感,特别是旅游带给我的快乐。心想如果能把图片和文字介绍结合在一起,那才更完美,于是想到了微信公众号。这已经是2016年初的事情了。
我最初在公众号发的游记,差不多就是图配文的形式,所以我的一个朋友说那是连环画。至今我游记得到最多的评语就是图文并茂,如身临其境。哈哈!
开公众号纯属好奇,试一下操作过程,根本不清楚开办一个公众号意味着什么,更别提什么办号的宗旨了。即不是想出名,也不是想挣钱(也不可能挣到钱),就是玩。写个游记发布出去,再转到朋友圈和同学群。同学和朋友们看了点个赞给个鼓励,仅此而已。
公众号也没几个关注者。直到现在,公号已经开了5年了,关注量仍然是自然缓慢生长,微乎其微的数量都不好意思说。关注者少我倒是不在意,有人关注让我开心也诚惶诚恐。因为我的“写作”(姑且叫做写作吧,实不敢当)都是随性而为,热情来了就写,没有对自己定性定量定时的要求,所以怕对不住关注者呢。
随着游记的传播(尽管传播范围很有限),关注者一个一个加了进来,特别是一些陌生人进来了,这让我对“写作”看得重了,激励自己更认真地写作,希望自己能写得更好些,好对得起关注者。若某篇游记获得了好评,阅读者众,心中自然快乐。不过讲真,某篇反应平平读数寥寥也没让我垂头丧气,水平就那样,没啥可失落的,反倒是遇到一篇受了欢迎就会让我兴高采烈。
三、怎么写起游记了呢?
2006年开始常态旅游,那时还在工作,利用假期游就游了,根本没想过写游记,直到2010年底自由行走出国门。那一次出行很“盲目”,经历了太多次的生平第一次,让我印象太深刻了。在外语不灵、前途不明的情况下走了出去,而最后“成功”地走下来了,这让我无比兴奋,于是在我的QQ空间中写了日志《勇敢者的盲目之旅》。这算是我第一篇游记吧。那个游记基本是流水账加感叹句,自说自话,完全是一种快乐情绪的抒发。从那时起,陆续写了一些空间日志,记录起自己的旅游经历。偶尔回头看看,还觉得挺有意思,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很多事情当时不记,过后也就忘了。空间日志只对QQ好友开放,“外人”是看不到的。那时写点啥完全是为自己记录,以文字为主,偶尔插几幅图片。真要感谢自媒体平台的出现,让自己有了新乐趣。
等到开了公众号,这才开始正儿八经地写起游记来,其实就是为图片加说明。自媒体给普通人提供了表达自我的平台,让心声遇到了读者,并可能得到共鸣,无论如何这让人获得满足感,这在以往的传媒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当我的游记受到朋友们的称赞时,这确实激发我更大的写作兴趣,也琢磨起怎么写得更好,同时也产生了困惑。我写游记的初衷是给自己的旅游做个记录,记录历程,记录观感,抒发情绪,留给自己在今后只能靠回忆度日的时候看的。公众号现在也有人叫它微刊,与QQ空间日志的性质有所不同了,公众号要给关注者主动推送,文章是要给读者看的,那就需要写得好看,写得有趣味,要考虑读者需求,这与记录自我就不可能完全相符。我不想写不是自己真情实感的东西,而自己想记录下来的琐碎,读者可能没兴趣,更不符合作文的要义。怎么才能把二者兼顾起来呢?我有点力不从心。
写者肯定希望读者喜欢自己的作品,10万+的阅读量谁不羡慕呢?我的游记基本等于没有阅读量,那我还要写下去吗?自媒体多如牛毛,让人眼花缭乱,我自己就关注了好多很不错的公众号,根本看不过来。人家文章又写得那么好,你这样的还写个啥劲儿呢?又不是奔着写成作家需要磨练。
然而,无论写得怎样,我会写下去的,无论有无读者,我会写下去的,为什么?为了我写游记的初心。我手写我心,能得到读者认同我更开心。只因为写作本身已经让我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