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的贬义词
猴子天性活泼灵动,所谓“猴里猴气”是也。可一旦它懒散地蹲坐良久,一副木然、无精打采的样子,就不那么招人喜爱了。“猴巴”,由一个名动兼类词“猴”加一个后缀“巴”组成,作为动词使用,就成了形容人(也可指动物)长时间呆然而坐(或立)的贬义词。如:“他猴巴了那里一头午咧,嘛也不干。”再如:“你看他猴巴着那个样,一点也不出挑。”
说“猴巴”是一个贬义词,要专说说后缀“巴”。后缀“巴”有个特性,就是和它一起构成的合成词会具有明显的贬义色彩。而且在济南话中,“巴”即可作动词、名词后缀,也可作形容词后缀。
作动词后缀时读轻声,表示动作的应付性、非认真性和随意性或表示贬义的感情色彩,若采用重叠形式,其应付性、贬义的语气则更加明显。例如:窝巴、捏巴、掖巴、塞(sēi)巴、拽巴、扫巴扫巴、撮巴撮巴、剁巴剁巴、团(tán)巴团(tán)巴、涮巴涮巴、揉巴揉巴等。再如:“没人要的破烂儿,她敛巴敛巴就走咧。”其贬义色彩就不言自明。
“巴”作形容词后缀时,有几种表现形式:巴(读轻声)、巴巴(bābā)、巴巴的(bābādi)、巴啦叽(不啦叽)的,后三种形式表示程度上有所加强,其中“巴啦叽的”贬义色彩极重。如:瘦巴、窄(zhēi)巴、紧巴巴、挤巴巴的、矬巴啦叽的、愚不啦叽的。形容词“巴”后缀有儿化和不儿化两种用法,不儿化形式所表示的程度更强一些,含有不喜爱的感情色彩;儿化形式则略含有喜爱、夸耀色彩。试比较:“这棉袄紧巴巴的,穿着不得劲儿。”和“这褂子紧巴儿巴儿的,穿着整合体儿。”
“巴”作名词后缀时,读轻声,极个别时可表亲昵、喜爱之意,但大多数表示轻蔑色彩。如:双巴(shuàngba,双胞胎)、力巴(外行)、嘲巴(傻瓜)、瘫巴、疙巴(黏稠液体凝固后留下的痕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