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子的功效与作用
牛蒡子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历代本草均有收载。别名恶实(《名医别录》)、鼠粘子(《本草图经》)、黍粘子(《珍珠囊)》)、大力子(《卫生易简方》)、蝙蝠刺(《本草纲目》)、大牛子(《山西中药志》)、牛子(《陕西中药志》)、粘苍子(《辽宁主要药材》)、毛然然子、黑风子(《青海药材》)、毛锥子(《贵州民闻方药集》)、鼠尖子、弯巴钩子、万把钩(《江苏植药志》)。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AretiumlappaL.的成熟果实。主产于吉林桦甸、蛟河、敦化、延吉。辽宁本溪、清源、风城、桓仁,黑龙江王常、尚志、富锦、阿城,浙江桐乡、嘉兴,以东北产量最大,称“笑力子”。野生与栽培均有。以粒大、饱满、色灰褐者为佳,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
【性味归经】辛、苦,寒。归肺、胃经。
【传统功效】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现代功效】扩张外周血管,钙拮抗,致泻,利尿,改善肾功能,降血糖,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抗肿瘤,抗突变。有报道指出,牛蒡子内服可解毒、消炎、排脓; 根内服可增强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利大便,通经;叶外用有显著消炎、镇痛作用。
【性状鉴别】瘦果长倒卵形,两端平截,略扁微弯,长5-7mm,直径2-3mm。表面灰褐色或淡灰褐色,具多数细小黑斑,并有明显的纵棱线。先端较宽,有一圆环,中心有点状凸起的花柱残迹;基部狭窄,有圆形果柄痕。质硬,折断后可见子叶两片,淡黄白色,富汕性。果实无臭;种子气特异,味苦微辛,稍久有麻舌感。以粒大、饱满、色灰褐者为佳。
【主治病症】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风疹作痒,荨麻疹,痈肿疮毒。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滑肠通便,气虚便溏者慎用。
姜际生经验
姜氏在临床经常用牛蒡子为主治疗头痛收到满意效果。经临床观察,初步掌握了应用牛蒡子治疗头痛的一般规律。头痛不论新久,只要具有下列特点之一的,便是牛蒡子的适用范围:①头痛兼有发胀感觉;②头痛牵引眼珠作痛;③头痛发作时,精神困顿嗜睡;④偏头痛兼有胀感。凡具有上述特点的头痛又兼有便秘者尤为适宜。
临床应用牛蒡子治疗头痛,多单独使用,或根据病情配伍一二味药物,牛蒡子的用量极为重要,一般须用5~7钱始效。用量小时,效果多不明显。用时需将牛蒡子炒,捣碎,水煎服。牛蒡子有滑肠通便作用,故对头痛脾寒便溏患者忌用。
张某,女,成人。主诉:头胀痛多年,痛时嗜睡,且牵引双眼作痛,记忆力减退,影响工作,经用中药和西药治疗均不见效。就诊时,神志正常,脉冗弦。根据病情分析系肝经郁热所致,治宜宣疏肝经郁热,用牛蒡子7钱,水煎服。服2剂后,头痛明显减轻,眼亦不痛,服第3剂时因睡眠不好,头部又感觉疼痛。继续服药治疗,随访效果良好,基本治愈。
孙某,男,36岁。主诉:2年前脑震荡后,头胀痛,肩臂麻木,两眼视物不清,耳鸣,耳聋,恶心,有时呕吐,西医诊断为脑震荡后遗症。就诊时,神色正常,营养中等,西医检查神经系统无异常,脉沉滑而稍数,根据病情分析为肝热挟痰浊上扰所致,治宜清肝化痰。用牛蒡子8钱,水煎服。复诊自述,全部症状消失,两眼视物尤为清楚,但出现腹泻稀便日三四次。又用牛蒡子4钱,菊花3钱,蔓荆子2钱,水煎服,以巩固疗效。
按本例患者病系肝热挟痰浊上扰,治宜清肝化痰,方中只用牛蒡子一味而达到治疗目的。因据《本草备要》记载:“牛蒡子,理痰嗽”,《本草述钩元》记载:“牛蒡子主风热痰壅”,所以独用牛蒡子一味收清肝化痰之效。
丹东市第二医院用牛蒡子一味治愈数例脑疝,从中总结出牛劳子对降颅内压有显著作用。曾用牛劳子配合温胆汤治愈一例头风,西医诊断为蛛网膜上腔出血。法库县孤家子医院眼科治疗青光眼的方剂中亦重用牛蒡子,收到良好效果。[辽宁中医杂志。1975(2):33.]
何炳刚医师重用牛蒡子治疗偏风热型项固性头痛多例,疗效满意。
李某,男,37岁。1994年3月12日初诊。头痛4年,曾求治多家医院,服中西药如“西比灵、镇脑宁”等症状改善不显,故来就诊。症见头双侧及额部胀痛,烦躁失眠,脉微数。属风热上扰,治宜疏风清热、业箱。药用牛蒡子每日30g,煎计代茶,每日饮4~6次。服药1周后头痛明显好转,每日仅偶有头微痛。原方又服2周,痊愈。
刘某,女,42岁。1996年6月10日就诊。已患头痛10年。每遇环境吵闹,噪声,或遇热发作,头胀痛、眩晕,两目视物模糊。曾做脑电图、脑血流及眼底检查均无异常。平素性情急躁,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诊为风热上扰。治宜疏风通络止痛。处方:牛蒡子60g,白僵蚕15g,当归10g,栀子10g。3剂。二诊:患者诉症状减轻,效不更方,原方加减再进8剂,痊愈。
何氏还曾用牛蒡子,白酒浸泡1周后,选穴:神门、交感、皮质下等,橡皮膏固定,每日按压3~4次,每次3~5分钟,治疗顽固性头痛亦获满意疗效。[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9,13(1):36.]
关于医景堂学苑
医景堂学苑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啦!医景堂寓意像仲景一样的大医研究疑难病的殿堂,医景堂学苑就是秉承这样的宗旨,将古代及当代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及学术经验展现在平台上,供将来想成为中医名家的大夫们和中医爱好者学习借鉴,提升中医思维观念,提高中医诊疗水平。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