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军是什么意思
古代的水军:在水上进行训练作战的军队。
现在的水军:
网络水军被定义为一群在网络中针对特定内容发布特定信息的、被雇佣的网络写手。
网络水军通常简称水军,又名网络枪手,他们通常活跃在电子商务网站、论坛、微博等社交网络平台中。
他们通过伪装成普通网民或消费者,通过发布、回复和传播博文等对正常用户产生影响。
当水军的日子里,我成了尬夸烂片和偶像明星的“路人”
2019年的春天,每个深夜我都翘着二郎腿躺在床上摆弄手机。妈妈总是大声喊:“别玩手机了!”而我总是略带不耐烦地一遍又一遍回答:“我是在工作!”
夜间的工作群总是特别热闹,因为大部分网剧都是晚上上线的。组长在群里不断指导着表情包的做法,告诉我们表情包可以用哪些修图APP快捷制作,配字不要超过十个、要简练有趣等等。
我端着手机,在评论区噼里啪啦打下几个字:“绝对是本年度最好的电影,演技太好了”,并附上了一张加上了最新流行语的男主角表情包,点击发送。
转回微信群,同事们也正在纷纷响应。没有意义的文字在短时间涌入网页。我仿佛能看到一个个评论者在屏幕后掰着手指头,盘算着这些字符能拿到几个钱。
在此之前,我也没有想过自己竟然会成为一名水军。
求职网站上并没有叫“水军”的岗位。作为一个需要实习证明的新闻系毕业生,我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爱好,老老实实地投了文案、策划、媒体运营等方向的实习。
B公司的线上实习offer来的时候,我还有些难以置信,它在国内也算几大热门视频平台,知名度大概如同广告界的4A公司,律师界的红圈所。它的及时到来终于缓和了我一个多月找不到实习机会的焦虑,在众多拿到互联网大厂和电视台offer的同学面前,算是堪堪挽住了颜面。
B公司的招聘岗位上很简单地写着线上实习生,岗位要求也与其它招聘运营、策划的公司大同小异,写了“参加文案策划”、“参加内容选题”等常见说辞。在入职前一周,我还抱着对心仪工作的幻想。
直到看到入职指导时,我才隐约察觉这份职业的真相和廉价。
“每天为剧集写20条评论,每条大于50字,以积极正向的安利为主。每天回复5条他人评论,记得引导讨论。控制好点赞,不要回复质疑的评论……”
这,不就是水军?
我读着入职指南,在心里狐疑地嘀咕。但我不敢讲出来,群里,同期入职的实习生们已经在不断跟屏:“好期待呀。”“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明天就开始吗?”仿佛从这一刻起就已经开始工作了。
我怕不说话显得孤僻,掩盖住内心的困惑,也跟着发话:“感觉好好玩哦。”
这时候的我完全没料到,后来这份工作能让我很快就抛开心理负担,真的发自内心觉得好玩。
出乎意料,当水军要如此“自食其力”,公司连马甲也不发,而是要用自己的账号,这令我十分紧张。我在网络上是个不折不扣的小透明,不爱发原创微博和评论,偶尔发表一下对流行的事物的看法,除了个位数的朋友以外根本没有人会点赞评论。我也深知网络暴力的可怕之处,也从来不敢说些博眼球的话,免得引来粉丝的扒皮和攻讦。
思前顾后,我还是不敢将自己的个人常用账号暴露,而是选择花钱在网上买了几个账号。
在第一次点击发送前,我有些忐忑,不过转念一想,反正没有人知道我是谁。
第一天,我总共发了几十条长评和“楼中楼”。长评是贴合剧集内容,一百字左右的原创观点,楼中楼则是为同组的其他水军评论捧场当托,只要无意义地发几句:“嗯嗯嗯嗯嗯!!我也是!!”倒有些像多年前在贴吧水15字经验的形式。
我大部分的评论都沉了下去,只有其中一条长评收获了700多个赞和40多条评论。那条评论不是我自认为写得最好的,反而只是实在想不出什么有深度的主题,就随口夸了夸主演凑数。能引起这么大的热度,我既紧张又惊讶,忍不住把每一个点赞的ID和每条回复都看了一遍。还好,没有网友发现我是水军,反而抱着找到知音的心情找我聊天。
紧张的情绪全部消散了,瞬间变成了兴奋,仿佛沉默寡言的自己终于变得能言善辩。
找到感觉的我逐渐游刃有余起来。
工作群里的要求
每晚我的工作大概如下:二倍速拖动进度条看完更新的剧集,往往用不了二十分钟,再开始制作已经熟记于心的套路化截图和快餐式文案,然后在B平台和微博、豆瓣等社交平台发帖,这些也用不了半小时。帖子发的越多,钱也越多。唯一麻烦些的是验收工作,我们需要将一整晚的工作成果拼成长图发给组长计算绩效。但这种麻烦,在第二天听到反馈自己的哪些评论又变成了热评从而能拿双倍绩效时,又变成了快乐。
然而快乐总不会维持太久的。
当我发布的热评点赞数渐渐积累过万,并开始趋向稳定时,我的心已经不会再为这些数据而激动了。我甚至不会再点开消息栏查看自己收到的新消息。一是因为消息太多已经麻木,第二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在这份工作刚开始不久后就收到了第一份辱骂,而我恰好是个玻璃心。
说是辱骂也并不准确。实际对方只是问了一句:“哈,你是水军吧?”
这句话放在日常的语境里可能偏向贬义,但在我确实是水军的状况下,人家只是说了一句实话。
只不过,在我心里水军是一个负面的职业,梗着脖子不愿意承认。我把自己的不开心归因于当水军就像玩狼人杀,狼人被识破了真实身份肯定是不开心的。
我急需找到同类做安慰,但不包括所谓的同事们,我与他们很少交流,反而有些鄙夷不屑。除了我这种急需实习证明的毕业生外,我实在不理解为什么有人愿意拿着微薄的薪水长久地做这份工作。
我更倾向于把微博上的坐拥几百万粉丝的营销号当作自己的同类。我每天沉溺于互联网世界,想多找到一些“狼人同伴”证明自己的价值。
看得多了,也慢慢摸出些门道:
“这么烂的剧他也夸的下去,还每天坚持看连载,绝壁收钱了吧。”
“这个表情包好眼熟,不是我做的吗?”
“啊原来不止我们公司,x公司也在推这部剧啊!”
我渐渐发现,自己原本特别欣赏的几个博主,居然也是收钱办事,只不过作为KOL(意见领袖)比普通水军高级一点。我的心里又生出了失望。
有一个追剧博主,我原先觉得她很有意思,也吃过几次安利,结果她也被我识破了真面目。
当时,我正在为一部B平台自制的劣质网剧当水军,那部剧唯一的卖点就是低俗卖腐。我每天都要为如何换花样夸这部剧而焦头烂额。一天刷微博,我发现那位博主居然也在尬夸,清奇的角度和艰难的姿势和我如出一辙,吹捧两位男主什么“相互扶持肝胆相照”、“势均力敌王不见王”……
入职几个月,文笔倒退,鉴别营销能力却是日益增长,我一眼就看出了她一连串感叹号安利下的虚假。哎,怎么连我这么欣赏的你,清高地在自我介绍栏写着“不打广告,勿扰”的你,多次澄清自己不是营销号的你,其实也在偷偷 “恰烂钱”?
从这份失望中,我又生出一种诡异的安慰感。连我如此崇拜的人们都不能免俗地为金钱低头,那我这份工作或许也没那么不堪吧。
解决了自己不开心的源头,习惯了每次点开都是999+的新消息后,我的内心也从九曲回肠的大型矫情连续剧走向了平淡,无喜无悲,波澜不惊得像每一个上班社畜一样。
就在我以为自己习惯了上班日复一日做机器人时,新一轮打击又来了。
工作两个多月的时候,一部新剧的宣传开始了。这部剧的男主、女主、配角汇集了我讨厌的明星。平时聊天时,我没少和朋友吐槽讥讽他们整容、油腻、没作品。但是,为工作所迫,我在接下来的几个礼拜里都要为他们充当水军,夸他们颜值高、人品好、有实力,要灵活运用各种彩虹屁,把一部在我看来必扑无疑的烂片吹捧成国产剧之光。
骗别人,在经历了几个月的厚脸皮训练后,我已经习惯了。但骗自己,就让我更难以接受了。
“我凭什么要夸XXX那个已经整到笑容僵硬的女明星是天仙啊,给我一百万再谈吧!”
“刀架在我脖子上我都夸不出XX那种尴尬的演技是实力派。”
当然,B公司没给我一百万也没把刀架在我脖子上,我自己气结了一晚,第二天还是乖乖工作了。
“XXX真是我的小宝贝,笑起来的样子太可爱辽!”
“这集真实落泪了,作为路人不得不说,几部戏下来XX演技见长啊。”
在我连续一周用最肤浅浮夸的语言,对着从男一号到女三号全员夸无可夸时,连组长都看不下去了,在群里发出提醒:“夸不出来不要尬夸,多从剧情出发。”
而我却不敢说实话,其实这部剧我一点没看,都是随便找个截图就开始夸男主多帅女主多美,反正粉丝们不管有没有营养,只要看到我这个“路人”夸了他们爱豆,就会涌上来给我点赞。
我夸这些自己讨厌的人时,心里甚至也没那么抗拒了。光是想文案就够累了,我懒得再有其他情绪。反正能赚钱,都是成年人,谁会跟钱过不去呢?
唯一触动我的时刻,是我的留言又成为热评后,几位主演的粉丝在我的评论下面回复诉说着对自己偶像的喜爱。我不是第一次看到他们了。
就像水军一样,粉丝似乎也有一种特殊的氛围让人辨识出身份。他们可能不会发几百字的废话,但会顶着哥哥姐姐们的头像每晚准时出现,为自家偶像摇旗呐喊,和别家粉丝或者路人吵架。比我更惨的是,他们连工资都没有,还要帮我炒热度。他们甚至不知道我其实是他们偶像的“黑”,反而把我当成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这种不适的温馨氛围让我非常不自在,“白痴”、“脑残粉”等字眼在我脑海里浮现。我想了想,在确定能瞒过领导的情况下,把那条热评删掉了。
叮咚!我收到了一条新私信。
“姐妹,哥哥好不容易有条热评第一,你怎么删了?是被对家举报的吗?”
一时间,我脑海中闪过各种念头,想回答她“我不是姐妹”,又想说“小妹妹别追星了,他不值得”,也想说“是我删的,XXX就是个没演技的废物!”
最后,我还是只说:“嗯嗯,是被举报了TAT”
对方又发来好几条消息,一边安慰我一边怒骂对家。此外,还有好些粉丝也纷纷发来询问和关怀的话语。
我突然觉得很疲惫。
我们是多么渺小啊。巨大的市场浪潮中,每个人都只是一朵小水花,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中被裹挟着前进。做幼稚狂欢的乌合之众没意思,做金钱至上的社会人也没意思。
实习最后一段时间里,我终于等到了一位喜欢的演员的新剧,我可以毫不违心地当水军了。我心里美滋滋,这部剧我本来就打算追,顺便夸夸喜欢的人,岂不是躺着就把钱赚了?
但是在真正开始工作的时候,我却忍不住把看剧也当成了工作内容,在原该好好沉浸在剧情里时,不得不频繁按下暂停键,记录下灵光一现的文案。这种焦灼感让我没办法获得乐趣,最后便弃剧了。这部剧也成了我第一部没有看完的这个演员的剧。
大概算是职业创伤后遗症。直到实习结束半年后,我才慢慢克服这种抗拒心理,开始能重新以普通观众的角度欣赏剧情和演员。当然,那时我半条评论都懒得发。
工作满三个月以后,我辞职了。很难说我在这段短暂的水军生涯里学到了什么。我看了十几部国产烂片,知道了四五个十八线小明星,能够熟练地在五分钟内写一两百字没有营养的彩虹屁或者暗戳戳的拉踩。
其中,彩虹屁是去各大营销号的微博里东拼西凑抄的,精髓是无意义的“啊啊啊”和五个以上感叹号。拉踩其实是公司规范中不允许的,但我为了吸引更多粉丝同理心,总是忍不住发些“在95小花中算优越了”、“没想到这部剧比隔壁还要好看”等游走在规则边缘的话。
也许最真实的收获,是我知道了水军原来不都是机器,也是有血有肉有情绪的普通人,尽管在这份工作中,他们的情绪是无用而多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