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胄之士的介胄是什么意思
介胄之士的介胄的意思:介胄即坚固的头盔,因兵士穿戴,故以介胄代指兵士。胄是一种用来防护头颈的装具,头盔。
出处:《细柳营》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细柳营》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写的是汉文帝后元六年(前158)的事。这年冬天,居住在北方的匈奴六万多人进攻西汉的上郡和云中,烧杀抢掠得很厉害。汉文帝急忙调兵遣将,防守关隘。过了一个多月,匈奴离去,汉兵又撤退了。当时守卫长安附近的有刘礼、徐厉和周亚夫率领的三支部队,分别驻扎在霸上、棘门和细柳。为了鼓舞士气,汉文帝亲自入营慰劳将士,本文讲的就是这次劳军的事情。
延伸阅读
介胄之士不拜介胄用法
介胄:名词活用做动词。本指铠甲和头盔,这里指戴着铠甲和头盔的士兵。
参见司马迁的《周亚夫军细柳》: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译文:到了大营,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穿戴着盔甲的将士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
介谓之士的意思
介:古代将士穿的铠甲。
胄:古代军人戴的头盔。
介胄之士:披戴盔甲的军人
介胄之士不拜的士是什么意思
“介胄之士不拜”中的“士”,在文言文中可以指军队的将领,也可以指一般的士兵,也可以泛指将士(即不分等级的军人)。本文中的“士”属于泛称,军人的意思。
介:古代将士穿的铠甲。
胄:古代军人戴的头盔。
介胄之士:披戴盔甲的军人。
不拜:不方便跪地拜见皇帝或上级官员。因此,有些朝代特别规定,披戴盔甲、正在执行任务的部队可以不用行跪拜礼。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出自文言文《细柳营》
意思是:(我和我的部队)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便跪拜,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历史意义
“介胄之士”这一成语中的“士”并非词类活用,意思是“兵士、军士”。
但是这一成语中的“介胄”却是词类活用,属于名词作动词用。意思是“穿甲衣,戴头盔”。
“介胄之士”出自司马迁的《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原文是:“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意思是:穿着甲衣、戴着头盔的军士不方便叩拜,请允许用军中的礼仪相见。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是什么意思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的翻译是: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便跪拜,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出处是《细柳营》。
细柳营是指周亚夫当年驻扎在细柳的部队。文帝后元四年(公元前160年),老上稽粥单于死,其子军臣立为单于,仍以中行说为亲信,积极准备攻汉。
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军臣单于拒绝和亲之约,对汉发动战争。他以6万骑兵,分两路,每路3万骑,分别侵入上郡及云中郡,杀略甚众。刘恒急忙以中大夫令勉为车骑将军,率军进驻飞狐(今山西上党)。
以原楚相苏意为将军,将兵入代地,进驻句注(今山西雁门关附近),又派将军张武屯兵北地,同时,置三将军,其中命河内守周亚夫驻屯细柳,祝兹侯徐悍驻棘门,宗正刘礼驻霸上,保卫长安。由于周亚夫治军有方最后赢取了胜利,所以他的部队称为细柳营。
介胄之士意思
意思是:戴着铠甲和头盔的士兵,或者指武士。
介胄:汉语词语,拼音是jiè zhòu,意思是铠甲和头盔。
这里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
介胄之士的介是什么意思
介-释义:铠甲。
此句意思就是: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便跪拜。
原文: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译文: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便跪拜,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