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职场

这本哲学书不能帮你买房,但可能是你的人生药方

流行语说:明白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但哲学家苏格拉底那句同样被用滥、成了流行语的话:不被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
如果说哲学有什么作用的话,它恰恰就在于帮助我们“审视”。就像这个略显夸张的微信标题:这本哲学书不能帮你买房,但可能是你的人生“药方”。以下分享的或许就是我们常见的四种病例和相应药方。
内容整合自理想国新近出版的《世界哲学史》。主页菌略读过几本哲学史著作,其中最喜欢的是威尔·杜兰特那本。恰有哲学史家评论这本《世界哲学史》:“这本书既可靠又精要,还通俗易懂,文笔优美,十分难得。它的可读性和威尔·杜兰特的不相上下,但比后者更全面,更加客观。”
这本哲学书不能帮你买房
但可能是你的人生药方
整理 | 莫小靖
什么是人生最大的问题?对于现在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是买房。
哲学似乎离我们很远。要知道,谁会有事没事,想起来要解决“什么是人”“这个世界由什么组成”这类问题?但是不是有那么一个时刻,或有那么一件事,让你对一些理所当然的观念产生怀疑。仿佛生活突然有了道“裂缝”,你看到了这里面的不可靠和不确定。
其实,哲学与我们的人生再紧密不过。很多我们为之苦恼、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早在哲学家那里有就了答案。而自人类学会思考以来,关于何以为人、何为良好生活的追问就一直没停止过。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才是人生最大的问题。
以下即是我们平时可能会遇到的几种思想“病症”,并附有诊断语和药方,或许能给你们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想法。(灰色字体摘自理想国新书《世界哲学史》)

【病症1:笛卡尔心身二元分裂症】
病例:
小旭最近频频失眠,心情十分低落,昏昏沉沉的。一开始他以为是生活上的糟糕事让他感到如此沮丧,他身边的亲朋好友也劝他看开点,以为这只是心病,只要宽慰一些,总归能好起来。直到一天,小旭买来安眠药,试图结束自己的生命。很幸运的是,小旭被抢救了过来,医院的大夫在仔细询问和观察了他的病情后,建议他去心理科看看。心理医生几乎很快就确定,小旭患的是抑郁症,并给他开了药。小旭遵照医嘱,按时服药,身体渐渐有了起色,心情也不再抑郁。
诊断语:
很多人会把所有心理疾病都当成心理问题,认为只要心结打开,似乎就能迎刃而解——精神的归精神、肉体的归肉体。这是典型的精神与物质二分思维。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比比皆是。而笛卡尔本人,就是始作俑者。
经过对人的精神及其观念进行仔细的考察,笛卡尔首先发现上帝的观念,在这里,上帝是一个无限的和非被创造的实体。接着,他又发现两种被创造的实体的观念:首先是精神,是思想,在笛卡尔那里,精神和思想是完全非空间的和非物质的,因为如他所说,“我可以想象我的思想,而不必再去考虑它在空间中的广延”。其次是物质世界,可是物质世界的存在并不像我们所感觉到的那样,我们所感觉到的物质的质,如色彩、味道、温热、柔软等,这些都不能满足笛卡尔对“清晰明确”的标准的要求,和这个理性主义时代的其他思想家一样,他也鄙视人的感官经验,认为那过于模糊不清。
笛卡尔将精神(或思想)世界与物体世界(包括人的身体)彻底地割裂开来,这对后来西方思想的发展造成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非是有益的。
笛卡尔认为精神与肉体是对立的,只有思想才是“我”的本性,因为即使我怀疑一切,我也无法否定“我在思考”。因此,相对于精神而言,肉体是次要乃至不重要的。
对笛卡尔来说,人的身体就是一种机械装置,可以把它比作一部机器。整个生物界也是一种机械装置,不过在人身上还共存着一种(不朽的)灵魂。因为他不承认在动物身上也存在这样一种灵魂——或许这是由于他坚定的宗教信仰,因此他认为,动物是纯粹的自动机。一条因受虐待而哀鸣的狗就如同一架按下琴键就会奏响音乐的管风琴。
笛卡尔
推荐药方1:达玛西奥《笛卡尔的错误》
书中首先讲了菲尼亚斯·加格的故事。加格是美国的一个铁路建设工程的工长,1848 年,他脑部严重受伤,在实施爆破的过程中,一根铁条穿进了他的头部。加格奇迹般地保住了性命,他还能说话,而且还能继续工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性格发生了变化。过去曾经是个可信赖的和友善的人,而今却变成了一个情绪变化无常的和无法令人信赖的人,变成了一个喜欢吵闹的人和酒鬼。在这件事情上,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脑部受伤并没有造成某个机体功能(记忆和语言)的丧失,而是改变了他的人格,造成了他的道德堕落。
根据这个事件以及其他的一些事件,达玛希奥得出结论:不仅人的知觉、认识和意志行为,而且人的情感也会受到神经和化学药物的控制。
他的第二个主要思想是:我们的感官对周围世界做出反应时,不仅仅是周围世界对感官产生刺激后,它就做出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大脑中的个人身体的代表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一种化身的形式,精神或许就是不可想象的。”
二元分裂症的深度患者,甚至会以为只有自己的意识——“我”——是唯一确定真实存在的,正如笛卡尔那句名言所说:“我思,故我在。”对于这种病患,我们推荐药方2。
推荐药方2:福柯《物的秩序》(又称《词与物》)
福柯的第一本著作《物的秩序》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作者自己将其视为中心议题,这就是主体。尤其通过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思想的主体占据了哲学的中心位置,在福柯看来,这对于寻找确定性不是一种恰当的出发点,与其说主体是原因和根据,倒不如说它是结果。“主体”更多的是在“坦白的强迫下”产生的,这种强迫自中世纪以来就在欧洲成为一种主要的社会仪式,其表现形式就是在教会范围内和在宗教法庭的审理程序中以及在刑事法庭上的忏悔圣礼和坦白供述(用以取代过去为了确定某人是否有罪而采用的方式,如发誓、辩论或上帝的审判)。“坦白”的范围一直扩及性爱(人必须坦白他的爱情),扩及心理分析(他还要坦白他做的梦),而且也扩及文学(新的文学类型取代了过去的英雄传说和圣徒故事,在其中要以自我省察、忏悔和供认的形式公开真实的自我)。

【病症2:唯经验主义症】
病例:
面对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小东对未来失去了信心。因为对哲学怀有崇敬之心,认为关于自由与平等、关于爱等伟大命题的解决,全系在哲学家身上,所以报大学志愿时,小东不顾家里人的反对,选择了哲学系。可惜毕业后,他并没有顺利找到工作,也终于意识到,职业市场上最不讨好的,就是哲学。好不容易找到校对员的工作,在出版社安顿下来,可是微薄的工资,却远远赶不上飙涨的房价、物价,连带恋爱、交际都走向了物质化、利益化。
几年下来,受够了鄙薄眼光的小东,再也不相信什么高尚的真理,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比金钱、比利益更重要的东西。他说,活了这么多年,已有足够的经验告诉他什么才是真实的,你看周遭,谁不是为着利益往上爬,你当真有见过自由、平等、善这些虚无的东西吗?你能证明它们的存在吗?
诊断语:
人的全部认识都来自经验,所谓规律、观念,无非是意识受到外在刺激后产生的一系列反应。这个思想来自18世纪的英国经验主义哲学,洛克、贝克莱、休谟即为其代表者。他们试图推翻此前形而上学的成果,认为这些概念不过是人类一手搭建的空中楼阁。
洛克曾说:没有感官经验,理智中就一片空白。这是彻底的经验主义。只有经验(包括外在的感官经验和内在的自我观察的意识活动)才是我们的认识的源泉,而且也是认识的界限。对于这种经验主义来说,因为经验不为超验提供任何根据,所以超验科学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则是不可能的。
每个人都很容易陷进自己经历过、目睹过、感受过的经历中,以为那些在生活无法验证的抽象事物,不过是臆想捏造的概念,并且以此作为自己逃避的借口。可是人的经验,就能解答关于人的一切的问题吗?
约翰·洛克
推荐药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康德承认经验(感性)是认识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如果没有先天的纯粹概念或范畴(知性)起作用,我们是没有办法认识外面的世界的。
人的一切认识都是从经验开始的,康德将经验主义者的这句话放在批判的开篇。如果没有事物触动我们的感官,并激发我们的理智活动,那么我们该如何认识事物呢?从时间上看,经验先于一切认识。但这并不是说,一切认识都来源于经验。也有可能,我们所说的经验本身就是某种复合物,是外部印象和我们自己添加进去的某些东西的混合。
比方说一朵玫瑰花,在我们分析自己的认识过程时,它是不可再被继续分析的最终的东西了,但是,经过必要的考察后我们会发现,情况并非如此,我们有不同的感官知觉,在我们的认识过程中会有多种感官知觉参与进来。在上述例子中,我们的嗅觉会传达花的芳香,视觉和触觉会传达花的形状和颜色。感官知觉只向我们提供感觉,这些感觉则只是我们获得“玫瑰花”这个表象的原材料。在我们身上还有另外一种东西,它会整理我们获得的那些感觉,而且是通过特定的方式进行整理:在一种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性中。个别表象并不是原始的材料,而是已经经过加工了的材料。在我们的思维中被整理过的那些东西,它们自身并不再是来源于感觉经验。
感性和知性在认识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的。就如同感性按照其先天的形式整理感觉一样,知性现在也开始继续整理感性所提供的材料。知性将这些材料提升为概念,并将这些概念结合为判断。
理性正是在知性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更高的判断能力,这种能力会试图将人类的认识统一起来,它渴望追求某种绝对之物——理念。因此,理性无法证明理念的存在,因为理念正是理性的产物。
所谓的理念只在思想上是可能的,也就是它并不包含内在的矛盾,或者说在运用理性时我们必然会得出这样的结果。但是我们在这里无论如何也不要把思维和认识相混淆,并且也不要以为一种可能的经验会与它们相符合。
因为上帝、自由等形而上学的理念无法由理性来证明,所以信仰是有可能的。
那么该如何对待形而上学所获得的一切知识呢?康德自己就说:“因此我不得不悬置知识,以便给信仰腾出位置。”这就是说,康德为我们的(理论上的)理性规定了界限。这个界限正好就位于可能的经验知识中止的地方。对于超出这个范围之外的事情,理性就无能为力了。这有两种含义:理性不能证明一般的形而上学的理念如上帝、自由和不朽——对康德来说,这一切正是他的研究的唯一目的,其他一切都只是达到此目的的手段而已——但是理性也不能反驳它。因此,这就为信仰留出了地盘。
康德
【病症3:叔本华人生即痛苦症】
人生真苦啊,小马深叹一句。上了学,就得应付大大小小的考试测验,中考、高考,一路过关斩将,父母总劝说,上个好大学,人生就成功一大半。可是,上了大学的小马却发现自己必须为找到好工作费心费力。工作了以后,没想到还有更多更大的难题等着——职场竞争,买房买车,结婚养娃……总以为走过了这个坎,人生就是happy ending,转角就是幸福,但现实却是,快乐满足总是短暂的,只有挣扎和求而不得是常态。
诊断语:
叔本华应该是最有名的悲观主义哲学家——“人生就是一团欲望。当欲望得不到满足便痛苦,当欲望得到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
意志是无限的,而意志的满足却是有限的。沉溺于欲望和愿望之中,我们永远不会享受到持久的幸福和灵魂的安宁。一个欲望获得了满足,随即又会产生新的欲望。当我们消除了一个痛苦之后,满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可是新的痛苦又接踵而至。根本来说,人生的真正现实就是痛苦。快乐和幸福只是一种消极的东西,也就是说,是痛苦的暂时缺席。
叔本华的思想与他的个性特征及其所处的时代有着紧密的关系。他所有的人生追求,即试图摆脱痛苦并渴望过一种没有纷扰的安逸生活,正好反映了一个讨厌社交生活和逃避一切社会责任的抑郁寡欢的遁世者的谨小慎微和自私自利。难道所有的幸福都是消极的吗?一个人经历了辛辛苦苦的庸碌一生,当他面临死亡时,难道他就不会心存恐惧吗?
叔本华
推荐药方: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在世界之中的此在的存在方式就是忧虑,如海德格尔所说,就是烦(Sorge)。此在的存在方式就是烦忙、操心。人的这种烦尽管是由于其他东西,由于他周围的存在物,由于“现成在手的东西”(Vorhandene),由于“器具”(Zeug) 或“上手的东西”(Zuhandene)而引起的,但是,实质上,烦是由人自己的存在方式引起的。
首先,人不得不存在,他别无选择。人的存在是此在,不仅如此,人的存在始终也只是关涉他的这个此在的。存在首先必须寻求自我实现,所以,此在就是“筹划”(Entwurf),或者说,此在就是被抛状态下的筹划。人的基本生存体验就是畏惧(Angst)。这种畏惧并不是由于特别害怕其他存在者而产生的,而是由于自己的在世界之中存在,或者确切地说,是由于自己不在的可能性。这种畏惧是一种残酷无情的经验,在这种经验中人完全脱离开了存在,他将与他自己的死亡照面。但是,死亡并不是从外部与此在照面,死亡是归属于此在的:此在就是走向死亡的存在(Sein-zum-Tode)。
人的此在的真正意蕴和紧迫性就来源于他与自己的死亡的照面,因为死亡是此在的彻底终结。倘若我们能够拥有无限长的时间,那么就没有什么东西是紧迫和重要的了。通常我们会在(人终有一死)这样一个事实面前闭上眼睛,我们会忘记,面对死亡我们应该实现自己那独一无二的生命的价值。我们会跌入一种非本真的和冷漠的“人”的状态。但是思想能够教导我们认清这样一个事实:死亡会唤醒我们去独自承担自己的生存,死亡会启发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决定是不容撤回的,死亡还会唤醒我们在自由和自我负责的条件下过一种真正的属于自己的生活。
海德格尔
【病症4:自我异化症】
作为药物公司最出色的销售人员,小刚可谓废寝忘食,为了提高公司研发新药的订货量,他没早没晚地往医院、药房跑,应酬更是家常便饭,即使生病了也不管不顾。终于,有一天,他晕倒在了医院的走廊。检查报告显示,晚期胃癌。公司只支付了部分医疗费,上司跟同事也来过几回,但就再也没消息了。此刻,他觉得,以前卖力拿到的那些大额订单,那些漂亮的业绩,其实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在生命的黄昏,小刚才突然醒悟过来,自己从来没好好思量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什么,此前曾隐隐有些疑虑,却好像总有什么屏蔽了心眼。
诊断语:
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工业生产活动中,就看到了资本主义对劳动者的“异化”作用。
在资本主义的生产秩序中,制造者单独占有物质的生产资料。雇佣劳动者在这里是“自由的”,他的“自由”有双重含义:他的人身是独立的,但是他也不占有生产资料,因此他为了生活而不得不像出卖商品那样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也就是说,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东西并不属于他自己,产品、生产过程都与他毫无关系,生产活动只是劳动者谋生的手段,而劳动者本身也只是一种工具。
在劳动中,人创造一种异己的东西,他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这种异己的东西不仅作为一种独立的存在,还会控制人并阻碍人实现其真正的使命。这个使命就是自由。这首先表现在国家现象中,国家现在已经成为社会的当然目的。这与人类社会的真正理想是相矛盾的,因为国家不应该是一种与人相对立的陌生的官僚机构,而应该帮助人实现其自我价值并成为一个真正的公民,马克思称之为“真正的民主”。
卡尔·马克思
推荐药方:马克思《资本论》
如何治自我异化这个病?目前为止,似乎没有灵丹妙药,可以实现药到病除。马克思曾提出一个解决方案,把消除异化寄望于生产资料的公有化。一百多年后的我们再看这个办法,或许会觉得有点遥不可及。可在当时,它点燃了多少人的希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统一必须通过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在此以前生产资料是归资本家个人所有,现在它应该归社会所有。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完成将生产资料社会化的革命,因此,在无产阶级完成这项任务之后将不会再用一种新的阶级斗争来代替旧的阶级斗争。由于生产资料归全体社会所有,社会主义社会中将不再存在阶级斗争和剥削。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无阶级的社会。
|
以上文字根据《世界哲学史(第17版)》整理
[德] 汉斯·约阿西姆·施杜里希 著
吕叔君 译
理想国,2017年1月出版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购买)
|
畅销六十年、六十万册的哲学史经典
东西方四千年智慧的入门宝典
探问人类的认识、道德和信仰究竟能走多远
这本书的确既可靠又精要,还通俗易懂,文笔优美,十分难得。它的可读性和威尔·杜兰特的不相上下,但比后者更全面,更加客观。如果这本书能有一个英语译本,那将是高校哲学课程的理想教材。对于初次接触哲学、想要有个好开头的人来说,本书也是绝佳的读本。
——古斯塔夫·缪勒(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哲学系教授)
本书讲述了公元前两千多年至今的哲学思想史,既有婆罗门教、佛教、儒家、道家等东方思想,也涵括了从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哲学一直到当下的存在主义等西方流派。当然,它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思想,更没法解答一切疑问,但通过把其中那些最杰出的成果,那些关于人生最根本问题的回答,以简洁有力的方式传达出来,让我们得以穿透漫长的时空,从这些伟大心灵中汲取养分和勇气,去追寻自己的答案。我们将会发现,四千年来,从古印度的无名作者到哲学巨擘康德,从中国到欧洲,对何以为人、何为良好生活的追问从来没有停止过。
本书是为这样一些人写的:不管他们是否接受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当面对工作中和日常生活中的烦恼,以及我们时代的巨大历史变迁和社会灾难时,他们从不气馁,总是试图通过独立思考来揭示世界之谜,努力去寻找永恒的人生问题的答案。他们从不否认这样一种观点,即所有时代的伟大思想家及其作品都会对我们有所裨益。
——汉斯·约阿西姆·施杜里希
商业合作或投稿
请发邮件至:chenteng@imaginist.com.cn
转载:联系后台|微店: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