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怀念】赵勇 | 与死神赛跑 ——我与梁归智老师的交往(一)

梁归智老师(1949-2019)去年6月造访寒舍的情景。
一年前的今天,他与世长辞。
与死神赛跑
——我与梁归智老师的交往
赵勇

因为儿子的缘故,这几年暑期我也会回老家看看。今年的日期定在7月30日。那天早上我五点四十起床,六点半开车启程,一口气开到定州服务区歇脚。停车后翻手机,发现有人欲加我微信,上面留言道:“赵叔叔,我是梁归智的儿子梁剑箫。”我未及多想,随手加上后便重新上路了。第二程换班,儿子开,一个小时后我又看手机,发现梁剑箫连发几条信息:“赵叔叔,我爸爸被诊断为胆管源性肝癌伴随淋巴转移,晚期。医生说是爆发性的,生存期可能是三个月左右。”紧接着他又叮嘱:“我爸爸目前在大连住院,您不要问我爸爸哈。”
我大吃一惊,怎么可能?一个半月前梁老师还来我家聊过天,当时还好好的,怎么会突发此病?于是我给小梁连发几条语音,问情况,提建议。小梁说:此前没有任何征兆,一周前因食欲不振,小便颜色不对,忙去医院检查,便查出了大问题。小梁又说:据大夫陆主任称,肝癌分为三种,肝细胞癌,胆管源性肝癌(胆管细胞癌)以及混合型肝癌。中国每年约有30余万新发的肝癌病人,胆管细胞癌的患者只占5%-8%。我爸就是胆管细胞癌……
望着这个闻所未闻的病名,我彻底懵了,缓过神来后我立刻给我的两位大学同学发信息,但赵雪芹告我,她正在国外旅行,而宋若云我早就知道,因工作需要,最近几年她长住泰国。
回到老家后,我与宋若云通了一个长长的电话,然后便拉起一个四人小群,以便梁剑箫能及时给我们传递消息,以便我们三位同学能及时商量,看能为梁老师做些什么。我为这个群起了一个名字——为梁老师祈福。
现在想来,学生与某位老师结识,其实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情,尤其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如今我已知道,梁老师是在1981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的。而就在那一年,我考入山西大学中文系,开始了为期四年的学习生活。当年我所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共招收学生90人,而我们在报到之日就被分成甲乙两班,每班45人,我在乙班。
很可能刚一进校,我们就熟悉了几位知名教授的名字,而章太炎的关门弟子、年近古稀的姚奠中先生更是频频被人提起,但姚先生培养的那几个留校才子,却是在他们走上讲台时才被我们记住姓名的。当然,如果他走上的是甲班的讲台,乙班同学就会与他失之交臂,永远错过。比如,刘毓庆、李正民二老师,后来都是大名鼎鼎,但在我的心目中,他们却只是一个空洞的符号。
那个年代,我对古代文学课兴趣颇浓,而这门课又分成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四大版块,贯穿在大学四年,分别由四位老师主讲。到第二版块时,康金声老师亮相,他把魏晋风度讲得活灵活现,顿时让我们对姚先生的高足刮目相看。然而,随后的第三版块却跌入低谷,以至于许多年之后,我对唐宋文学这门课依然耿耿于怀。我觉得把如此流光溢彩的诗文讲成那样,简直就是罪过。我腹诽了这位老师好些年,直到去年听说他英年早逝。他应该是在卸任了一个县的县委书记之后去世的。想到他的心思本就不在学问,我的抱怨忽然变得晃晃悠悠,没着没落。一声叹息之后,我释然了。
或许是因为对第三版块过于失望,才让我对最后这个版块充满了期待。就是在这个时候,梁归智老师走进了我们的教室,他也是姚先生的弟子。
据我的大学同学陈树义准确回忆,梁老师是在1984年9月4日为我们开讲元明清文学的。那时候,我们已升入大四,经过老师们的轮番轰炸,我们已有些疲沓,对讲课的老师也更加挑剔。面对这些心不在焉或心猿意马的听课油子,梁老师能压得住阵脚吗?
实际情况是,他刚一开讲,我们就被他征服了,至少对于我是如此。现在想来,我之所以喜欢他这门课,大概与他的讲法有关。讲课当然也是一门艺术,但能把课讲好,其着力点却并不相同。有的老师口才一流,说出来的话油光水滑,似乎不需要走心口过脑子。这种课听起来很热闹,却很容易随风飘散。有的老师口才不见得有多好,但心中有想法,肚里有干货,这种老师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讲着自己思考过的东西,所以他就自信,就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样,课也有了两种讲法,其一是口才型的,其二是思想型的。
梁老师显然属于后者,其例证之一是,虽然他在2004年的“百家讲坛·红楼六家谈”中讲过两次《红楼梦》,但据我猜测,那时的“百家讲坛”正处在改版的转型期,还给思想型演讲留有一定的空间。紧接着是单打独斗脱口秀,改版者要求“3-5分钟必须有一个悬念”,演讲者则必须按照“人物+故事+细节+悬念”的配方,生产出标准的文化产品。那时候,梁老师又被邀请试讲几次,却终因不入改版者的法眼而被拿下,这样才有了《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的走红。从那时起,思想型演讲便在“百家讲坛”黯然下课了。
许多年之后我才意识到,梁老师给我们上课那天,恰好是他在《光明日报》发表《浪子·隐逸·斗士——关于“元曲”的评价问题》的日子。而现在回想他对元曲、元杂剧的内容设计,其阐释框架就与这篇文章有关。这段文学史原本意思不大,但在梁老师的解读中,却有了种种意思。于是我买回一套《元杂剧选注》(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又买回来《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和《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似乎有大干一番的迹象,但实际上,我后来并未在这一处用功。现在想来,梁老师本来是给本科生上课,却让我们享受了一番研究生的待遇。他高看我们了。
他的课堂是思想的盛宴,思维的体操,却并不呆板单调。记得有一次,他给众同学分配角色,让大家演念《窦娥冤》剧中戏词。扮演张驴儿的同学甲说:“大人详情:他自姓蔡,我自姓张。他婆婆不招俺父亲接脚,他养我父子两个在家做甚么?这媳妇年纪儿虽小,极是个赖骨顽皮,不怕打的。”同学乙马上朗声接道:“人是贱虫,不打不招。左右,与我选大棍子打着!”全场顿时轰堂大笑。这位同学是运城人,当他念白时,浓浓的晋南口音呼啸而出,让人觉得窦娥的冤情仿佛发生在临猗或万荣,悲剧一下子有了喜剧效果。
梁老师也笑了,但是当他收起笑容开讲《窦娥冤》时,却是对悲剧的严肃反思:从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西方世界的悲剧观是怎样发展的,为什么中国古代的悲剧喜欢有一个“大团圆”结局,恐惧与怜悯究竟是怎么回事,“善恶相报”何以具有反悲剧色彩——如今,借助陈树义的听课笔记,我才稍稍回想起一些梁老师的授课内容。但对于我来说,即便这部分内容已悉数遗忘,它对我的启迪也依然至关重要,因为悲剧问题是我学术研究的起点,后来有几年时间,我似乎一直就在琢磨悲剧。而朱光潜的《悲剧心理学》,我最初就是在梁老师的课堂上听到的。大概是因为他的推荐或引用,才让我意识到这本书的重要性。但图书馆中并无此书,我便只好向梁老师开口,把它借回来后大致抄了一遍。或许是同宿舍的老大哥杨鲁中见我抄书辛苦,毕业后不久,他在太原书店发现这本书已有重印本,立刻买下,给偏居上党盆地的我寄赠一册。而因为抄过《悲剧心理学》,我随后做《论中国当代悲剧观》的毕业论文时也就多少有了一些底气。
学写旧体诗的事情也发生在梁老师课堂。我记得我认真写过一首七律,交给梁老师审阅,但这首诗究竟写了什么,写得怎样,如今已忘得精光。倒是另一件事情至今还记得清晰:因为很快要作鸟兽散了,我们就把1985年的那个元旦过得异常饱满——班里联欢,年级晚会,把教室布置成舞场,彻夜蹦迪。就是在这一氛围中,两个男生宿舍自编对联,开始比拼。班长李跃祥毛笔字不俗,他写出对子是“因祭雪喝尽甲子瀚海墨,为弄雨画满乙丑九天书”,横披“八仙过海”。此对联气魄大,尿性高,顿时激发了我的斗志,于是我在红纸上写道:“四年岁月四十载楚骚风,八条光棍八万根建安骨”,这种架势,雄赳赳,气昂昂,穿林海,跨雪原,立刻就把他们宿舍的对联给盖了。对联刚贴出,梁老师恰好过来转悠,我们就拉着他评判。他见我横披写着“铜豌豆”,噗哧一笑。又左右瞅瞅,说,平仄不好。接着去李跃祥宿舍门前瞧瞧,说,这一幅对得不错。听着他的点评,我的心拨凉拨凉的,“铜豌豆”顿时碎了一地。结果我终于也没学会旧体诗,直到现在还挣扎在赵打油的起跑线上。
我手头还保存着为这门课写的一份期末作业:《〈西游记〉的魅力从何而来》。字是楷书,工工整整,300字的稿纸,总共六页,完成时间是1985年1月22日。大概我上交的是原稿,留给自己的是复写稿,才让这份作业保存至今。但为什么选了这个题目,为什么没有长篇大论,本来已渺不可考,幸亏陈树义的笔记有详细记录,我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当时梁老师布置了两道作业题,一是“结合元明清文学作品,谈谈你怎样理解‘浪子风流’”;二是“鲁迅说,《西游记》‘令人无所容心,忘怀得失,独在赏鉴’,你怎样理解这段话”。而他提出的要求是:“1,二题任选一题;2,写成小文,最多不得超过两千字,每超过十个字扣一分;……”读到这里,文字亮了,梁老师的可爱也跃然纸上。他是在训练我们学会简洁吗?
1985年春,我们这一级开始主办“第三届‘星星’书法、美术、摄影、集邮、篆刻作品展”,我跟在杨鲁中等人后面,也成为筹办者之一。我们的各类“作品”自然是展出的主体,但为了拉大旗作虎皮,中文系老师的字画也被我们请到了现场。姚先生是书法大家,但我们似乎没敢惊动他老人家,只是从梁老师那里借来一幅姚先生送给他的字,以作镇展之宝。这件书法条幅上书“士当以器识为先”七个大字,挂在展馆的最醒目处。开展之后,梁老师前去观赏,我们则拉着他拍照。那一年梁老师三十六岁,照片中的他清瘦,文弱,又目光坚毅。就这样,我们五位同学有了唯一一张与他的合影。而就在那一刻,大学时代的梁老师也定格成了我记忆中的珍贵影像。
办完作品展,转眼就到了毕业前夕。那个阶段,我们自己设计的毕业纪念册已经出炉,同学们也拿着一张张活页纸,忙着找人互赠留言。我现在已经忘了为什么我单单找了梁老师,反正他也给我写了留言。不仅仅是留言,梁老师很认真,他还填满了原本设计给我们自己的所有栏目。比如,在生活格言处,梁老师写下了“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在性格特征处,他写着“热风→冷泉”。简历是“从原野走上讲台”;四年中最大的收获是:“与青年们在一起还没有感到落后”;四年中最留恋和难忘的是:“黄昏原野上的一个女孩子在逗她的狗”;四年中最欢欣鼓舞的是:“祖国在开放”;四年中经常关心和思考的是:“命运”;四年中最令我头痛的是:“抽象与形象的矛盾”……他给全班同学留言道:“不要向生活屈服”,给我的赠言则是这么几句话:
我的实践告诉我:人可以改造自己。
要善于从心灵深处汲取力量,你将会成为强者。
有勇气抵制生活中各种异己的力量。
许多年之后,梁老师来我家里聊天,发现这张活页纸后有些吃惊,因为他已经彻底忘了。端详了一番自己的文字,他说:你把它扫描一下,发我留作纪念。后来我访谈他时提出一个问题:您是何时萌发写“论笔”而不是写“论文”这一念头的?他说:当时你们毕业时我不是给你写过一个东西吗?上面那条“抽象与形象的矛盾”就是我当时的状态,就我自身的气质而言,我并不想当学者,我一直是希望当作家、当诗人的……
但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梁老师这句话背后隐含的深意;我只是觉得,他给我写的赠言实实在在,也很励志。
带着梁老师的嘱托,我离开了山西大学。

写梁老师的文章:
赵勇|梁归智老师的怀旧之旅 ——读《红莓与白桦:俄罗斯游学记》
赵勇|把论著写成论笔,对元曲刨根问底 ——读梁归智《浪子风流说元曲》
赵勇|文章自古千秋业,学术仍须一味痴——我说梁归智研红宝书(小引、第一回)
赵勇|文章自古千秋业,学术仍须一味痴——我说梁归智研红宝书(第二回)
赵勇|方法可谓中体西用,理论点化得其环中——我说梁归智研红宝书(第三回)
赵勇|周先生证红铸伟业,梁老师探佚上层楼——我说梁归智研红宝书(第四回)
赵勇|梁归智先生千古
赵勇|探佚方知真红楼 ——梁归智教授访谈录
赵勇 | 梁老师是一个纯粹的人 || 《君子如玉:梁归智先生纪念文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