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 源 诗 刊
总第2220期
◎拖虾
文 朱巧英
天气一冷,虾如同鱼,不再像天热时四处逛游,它们一动不动的躲藏在湖底。
拖虾的网,是由一根大约1.5米长,且手指般粗细的竹竿,再绑上一番自编的网(跟抄虾浮的网形状差不多),网的下端再拴上十二块大钉柱,每块钉柱至少有半斤份量:起沉入到湖底的作用,钉柱上有二根铁链条(每根链条半米来长)连接竹竿下面的脚线:左右脚线总共四根,每根脚线也都是半米来长。
一般一条大船左右两个拖虾网,在船头上横一根手臂粗细的竹竿,竹竿两头,即船的左右两边各放上一个拖虾网,拖虾网与横竿之间还有2米左右长的一根塑料绳,一头拴着竹竿,一头拴着拖虾网。
左右邻居的船只很多,外来船只也不少,常常是这儿七八条,那儿十几条。拖虾船,大多夫妇在搭档,我母亲一个人拖虾,那是因为父亲经常在岸上开会。
太湖起大风了,我们会把船停在某个小河的岸边或是港口。小孩们上岸玩去了,大人们在船头拣虾:把杂草丛中的虾一只只的用两根筷子样的竹子挑出来。右手冻得快僵硬了,就换左手,两只手都动弹不得了,就放到嘴边用热气哈一哈,或者干脆塞进衣服靠近心口最近的地方捂一捂。拣虾时,身子不动,所以冷,拖虾时,人一会儿冲到船梢撑篙,一会儿奔向船头拉网,倒网,再扔下网,一点不觉得冷。从拉,倒,再到扔下手中的拖虾网,前后时间,一般需要十分钟左右一次。而扔下水后的拖虾网,一般要过十到十五分钟才被拉上来,且把鱼虾倒出来。次次百发百中有虾,有时还有鱼,小鱼有时跟虾一样的多,大鱼真是难得见过。两个人拖虾,一个人在船头拉网,倒网,再扔网,拣虾;一个人在船梢撑篙,会省力很多,而一个人,既要顾船头,又要顾船梢,很是辛苦的。遇到风不是很大,但也不小的天气,在湖上拖虾也挺吃力的。当然,顺风最省力,调转船头迎风拖虾,往往会累得人够呛:有时,我也帮母亲压船篙,但迎风的船还是行进的很缓慢。
拖到的虾,拣出的虾,次日上街卖掉。回到船上,又可拖虾了。
遇到一连几天天起大风,大大小小的船便在小河里靠近堤岸边拖虾。内河不像外湖。河底凹凸不平,河么,两岸都有堤坝,挖过泥的河底,哪会像湖底那么平底锅似的平整。那时侯,没有机器船来来往往,在小河中拖虾,安全系数是很高的。
都说世上有三苦,其中有一苦,指做渔民的苦:吃了上顿没下顿。渔民的苦,在我们的爷爷奶奶那辈最苦了。那时,太湖里,拖虾拖不到,捕鱼也捕不到。难得弄到点水产,也只能跟种水稻的岸上人交换一点籼米吃吃。
轮到我母亲这辈拖虾,日子好过多了。
没有大风的日子,哪怕一连几天烟雨濛濛,拖虾船还是喜欢行进在湖中央。难得有一二个太阳高挂的日子,人们开心极了,好像春暖花开的季节到了。临近开饭,这船行灶烟雾袅袅,那船油炸声“哔哩哔哩。女人们还不时地你一问我一答“今天吃啥?“没有买菜,还是吃鱼吃虾。
冬天的小鱼红烧萝卜或放点自腌的咸菜,其味道鲜美极了。轮到边煮中饭边还在拖虾的船只,中午一锅蒸:即饭上放个木蒸架:饨上毛豆酱或豆腐干酱或螃皮鱼穿条鱼,还有一小把虾,反正,船梢有自种的小葱或大蒜作佐料。吃中饭时,还像大热天一样,风凉棚上盘腿就坐。喝酒是水上男人唯一的兴致与乐趣,女人从来不管,反倒将酒杯早已准备好,还多备了一二只菜。喝了酒的男人喜欢午休。趁小歇之时,那些耐不住寂寞的女人一边抚摸着倒头就睡的男人红扑扑的脸,一边抓紧时间向我妈妈套近话。
她们都在羡慕我母亲有个见过大世面的男人,她们多希望自己也能有个“小别胜新婚”的日子。
长大了,尤其嫁到东山后,有一年的某天早上,也许潜意识中我在想念吴江的爸爸妈妈;也许还是基因的作用,我竟心血来潮一个人去东山新塘岸的苏东河里拖虾,就像往年我妈拖虾一样。重温了旧梦,让我一连兴奋愉悦了好几天。
以后,每当冬天来临之际,我就特别的想去拖虾。
今年,如果太湖不禁捕,我多想,一个人,一条船,上东山小太湖拖虾去。既可热身运动,又有美味佳肴可食,一举两得,何乐不为呢!
就是在如今这样的季节,这么寒冷的天气。湖面上光秃秃的像个快全秃的老人头。偶尔有些鸟飞来,偶尔有些鸟停留。倘若不是岸边还有苟延残喘的芦苇与蒿草,整个太湖看上去混浊不湛。
天蓝得也浅,云白得也淡……
只要热爱劳作的心还那么浓烈,只要有鱼虾可食的日子还那么芬芳……
作者简介:朱巧英,女,1960年生,高中生,渔民。爱好文学,业余写作三四十年。自八十年代末起,分别在苏州各报,尤其《苏州杂志》,四川《星星》诗刊,上海《解放日报》,南京巜乡土》,《中华季刊》等发表一些诗歌与散文。著作有散文集《水草花》《重返太湖》《芦言苇语》;中短篇小说集《多泪的码头》;长篇小说《望湖闸》。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苏州作协协会会员。
"齐鲁诗词(网)文化传媒"编委【文学顾问】:朱宏启、刘忠友、卢素兰【文学主编】:王书灵【文学编委】:吕生、卢素兰、刘凤琴、孙美瑛、陈红军、陈建利、刘顺萍、孔德平、覃辉华吕 生:草原魂?创作室(内蒙)卢素兰:荆楚风?创作室(湖北)刘凤琴:长白情?创作室(吉林)孙美瑛:忆江南?创作室(江苏)陈红军:医馨园?创作室(河北)陈建利:陕北情?创作室(陕西)【文学审监】:刘廷才(龙山愚翁)投稿须知【宗旨】弘扬国粹,搭建平台,展示原创,诗词歌赋,散文小说,杂谈曲辞,史记剧本,游记摄影筹,体裁不限,宣传正能量。【投稿】个人专辑:体裁不限,附作者简介(200字之内)及照片一张。文责自负。【稿酬】:十元内(含十元)为平台运行用,十元以上70%为作者稿酬,30%为平台,一周后结算,一周后赞赏不再发放。投稿微信:13905382327投稿邮箱:1390538232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