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纪念:司马光诞辰1000周年,说说司马光砸缸的另类故事

如果懒得看文字可以听语音版哟~↓↓
(在 [喜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锤说史”关注收听过往节目)
友情提示
大锤粉丝交流群已经建立啦!各位读者老爷可以添加群助手微信:447925803178 进群!
咱们一起畅聊古今历史八卦,分享有趣的故事,大锤在这里等着您~
最近几天,国内好几个地方在隆重纪念司马光诞辰1000周年,1000年前的这个时候,也就是公元1019年11月17日,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出生。
关于这位历史名人,可以说他有很多故事脍炙人口,比如7岁砸缸救人的故事,这是小学课本就讲过的;又比如他作为保守派的领袖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的种种行为,这是千年来争议不断的;另外还有他主持编纂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几天国家图书馆正在展出的司马光真迹《资治通鉴》手稿。虽然是残本,当初《资治通鉴》全文大约300多万字,如今剩下的只有400多字的手稿真迹,但仍旧是世界范围内真正的孤本国宝。
司马光
本期大锤说史,咱们就来讲述一下这位历史著名人物的著名故事,7岁砸缸司马光救同伴的故事。当然我们不讲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了,大锤本期要介绍的,是学界对这个历史故事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
前两年关于这个故事,因为著名学者和著名收藏家之间还有过一个讨论,因为据说能够装进7岁小孩的水缸这个物什,在司马光生活的北宋时期还没有实现技术突破,也就是造不出来。不过这个说法实际也有争议,因为考古工作者发现过宋代的缸残件。但是,大锤今天要讨论的,跟这个水缸的历史发展没啥关系,我们要说的,是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本身。
因为,最初在北宋开始流传司马光砸缸故事的时候,那时候其实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小儿击瓮”。这个瓮跟缸,虽然都是储水的功能,但是结构可不一样了,瓮是大肚而小口,这玩意历史非常悠久,我们可以肯定宋代是有的,而水缸是大肚敞口的。
至于,为啥后来这个故事中被打破的物件,从瓮变成了缸,这个后世学者们还停留在推测阶段,可能是因为这个故事后来在明清时代进入了儿童启蒙教材,启蒙教材为了方便儿童记忆,经常讲究押韵,而缸这个字比瓮这个字更容易押韵,尤其还能跟司马光的那个”光“字压上。
过去非常有名的一个经典小品,赵丽蓉和侯耀文老师合作的《英雄母亲的一天》,就是把司马光砸光、司马光砸缸、司马缸砸缸的押韵,作为逗人发笑的包袱,用到了极致。

虽然在司马光所在的北宋时代就流行这个7岁司马光击瓮救人的故事,不过这个故事从历史版本角度来说,还是有一点点问题的。
就有现代学者提出,这个故事的源头实际是《冷斋夜话》,这是北宋时期僧人惠洪编辑的一本笔记。当时这个故事的原本是说,司马光这个人从小就有大人范儿,也就是小大人,小时候与一群小朋友在院子里玩,结果一个小朋友就失足掉进院子里的大水瓮里去了,这不得马上淹死啊?别的小孩都吓坏了一哄而散,只有幼年司马光非常镇定,拿块石头把瓮打破了,瓮里的水就流出来了,小儿因此不死。惠洪在这个故事里面还特别提到,说当时汴梁洛阳一带民间流行《小儿击瓮图》。
问题是,惠洪这个记载的是轶事,他这本书成书于司马光病逝之后,因此这事到底有没有,其实谁也说不清楚。可是因为这个故事流传非常广,所以后来元代编辑正史《宋史》过程中,记录司马光故事的时候就收录了司马光这件少年往事。而这个事情,实际只有惠洪这一个版本。后来学者又发现,比惠洪更晚一点,又有《邵氏闻见录》记载过此事,不过这本书里面占卜预言的东西有点不太靠谱,因此也不好说。
但是,学者们通过这个事情,确实从学术上提出了另外一个可能的猜想,这个值得大锤介绍给大家。这就是学者们注意到,最初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故事的要点宗旨在于夸奖司马光少时就能救人,也就是自小就具有仁德的品行。可是从南宋之后,这个故事的要点在传播过程中就变化了,到了明清时代已经变成了夸奖司马光年少聪明、临危不惧。
那么回到北宋司马光去世之后,这个故事为什么会流传?它显然跟现在我们把这个故事来讲述的动机是不一样的。根据现代学者的研究,当然这只是推测,不过在大锤看来,人家还是比较靠谱的推测,那就是司马光砸缸故事中的这个“救人“的品质,正好符合了当时北宋朝廷上日益激烈的新党与旧党之间的倾轧。
众所周知,司马光作为当时保守派的灵魂人物之一,跟主张变法的王安石掐的非常厉害。后来王安石下台,司马光重新上台,把王安石的那些改革措施都给废除了。
关于这事,大锤多说几句,其实这个事情,也不能简单来说王安石要求变法所以就是好人,司马光反对新法就是大坏蛋,其实里面非常复杂,因为北宋当时确实冗兵冗员,不改肯定是“吃枣药丸”,但是王安石在推行新法改革的时候有用人不当的情况,以及推广过急等问题,结果造成了事实上新法在推行过程中出现了侵害百姓利益的问题。而反对派就抓住这个弊端猛烈反击,其中一条就是司马光能够救民于水火。
对了,就是到了这里,现代学者就通过研究,把反对新法的司马光救民和7岁司马光砸缸能救人这俩事联系起来了。因为完全有可能在当时,保守派为了积攒更多实力,有意识地把司马光年幼时候的救人美德传播开来,以显示此人是一以贯之地善于救人,你看人家当年7岁就能救,现在司马光60多岁了,肯定更能解救大家的利益,对吧?
不过,这个故事的一千年流传历史也证明了,这种临时的直接的政治需求,即便真的存在过,但是在岁月的洗礼下,最终是不能赢得过人们对于美好品德的追慕与向往的。如今的我们依旧传扬司马光砸缸,更看重的是他的少年聪慧与临危不乱,这已经与学者们推测出的这个当年的政治动机,没什么关系了。
热门推荐
鼠疫:是如何从百年前的谈之色变,发展到今天的可防可控的
回眸:流血的花轿——整整100年前的赵五贞命案
纪念:整整100年前,世界枪王的诞生与传奇
非正常历史研究人员,专注历史销售几千年~
我们以史为镜,可以照亮你的美
大锤说史
想看有趣的历史八卦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每周一、三、五、日晚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