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江文化
爸爸的扁担文/苏乐良在我家的楼顶上有一条特殊的扁担,形状是弯的,中间放肩膀以及两端系绳索处很光滑。两头各有一个铁钩,是用来挂蔑箩的。随着科技的进步,拿弯扁担下煤窑挑煤炭上来的场景已经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可是当年爸爸凭借弯扁担挑煤炭养家糊口的情景却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在20世纪70年代,家乡灰山港镇的煤窑可谓遍地开花,随处可见。当年我们一家7口人的经济来源就靠爸爸下煤窑用弯扁担挑煤支撑。当时40来岁的爸爸正值身强力壮的年华,他每天都是早出晚归,172厘米的身高,要到最低处才70厘米高的煤窑挑近200斤的煤上来,要近乎爬行约100多米才能挑到地面过磅计算工价。路面崎岖不平,非常狭窄,仅仅容得下两个人侧身过路。顶部怪石嶙峋,下雨天煤窑顶部还会滴水。挖煤的地方积水会很深。走的时候一步一滑,很危险也很费力,给挑煤带来很多困难。爸爸总是猫着腰,低着头,一手提着后面的装了煤的蔑箩,另一只手抓着侧边的用来防止倒塌的木。一步一拐往上走,总是上气不接下气。
慈祥的爸爸经常带我们兄弟4个去挑煤炭的地方吃饭,当年缺衣少食,在那里能吃到蒸好的香喷喷的钵子饭是我们兄弟最期待的幸事。也因此经常亲眼目睹了爸爸工作的艰辛,他的手和脚因为长期被水浸泡,导致开裂泛白,脚上穿的用废轮胎做的鞋子经常将脚打得到处发肿。常常因为用沾满煤炭的手去抹汗而导致脸上、脖子上到处都黑不溜秋。让少不更事的我看着爸爸就想笑,爸爸也毫不在意,如今想来真不容易。多年的这种工作让他早已经习以为常了,为了利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使得注重形象的他顾不上了。吃饭时分,爸爸总是千方百计哄我们吃饱吃好,看我们吃得香,很享受,他总会露出少有的开心的笑容。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天真的我享受着父母艰辛付出换来的平静生活时,一件令我一辈子难以释怀的事情发生了。还在我6岁时,那一天下雨,爸爸背着蓑衣走进了雨幕中,他又去挑煤炭了,来到煤窑时,由于连夜大雨,煤窑到处渗水,有些地方因为雨水浸泡有了松动。有几个挑煤炭的工友就没有动了,他们善意提醒爸爸不要下去,有危险。多年在煤窑打拼的爸爸何尝不知道隐患的存在,但是考虑到一家7口人要吃,没有经济收入生活难以为继。他还是依然选择了继续挑煤,一块数百斤重的巨石从煤窑高处滚落,砸中了正在挑煤上来的爸爸。经医生诊断,他的右脚被砸成粉碎性骨折,经多方医治,一年多方才治愈。但是步履蹒跚,不再胜任下煤窑挑煤的工作。领导安排他在兴华水泥厂谋了份差事,弯扁担也从此束之高阁。
几十年过去了,爸爸用过的弯扁担我一直珍藏着,它浸泡了父亲太多的辛勤汗水与苦涩的记忆,当年的爸爸就是凭这条弯扁担苦苦支撑一个家,他再苦再难也要坚强的做法是我弥足珍贵的精神食粮。
桃江县灰山港镇小学 苏乐良
作者简介
苏乐良,男,湖南省桃江县灰山港镇人,74年出生,中共党员。文学作品有多篇见于《教师》《科教新报》《初中生》《桃花江报》《益阳日报》《中学生语文报》《中学生导刊》等刊物,担任通讯员一年多来,撰写的通讯报道有近300篇在省、市、县各级媒体刊发。也有作品被公开发行十四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论坛》采用,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杂志《科学与财富》也载有文章,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参与编辑语文复习资料,被黑龙江出版社评为优秀副主编。
资江文化编辑中心
荣誉顾问:丁力罗鹿鸣
顾 问:郭辉 周瑟瑟 李不嫁
杨放辉张绍民高文广
陈丽君 钟家奇 陈源益
社长:陈拥军
总 编:曾灿颖
主 编:何曲强 高林王晓卫伍进
编 委:杨一之 胭脂小马陈慧飞
早布布 朱兆盟付明静好
林小平 钟爱群丁锦群
欧阳芝兰李春方刘国平
主播嘉宾:海的女儿莲心拾光 慧光
张勇灿灿英子爱云儿
投稿规则
平台长年征稿,请附作者简介及照片;需原创首发,谢绝一稿多投,体裁不限,文责自负;
阅读量超过200,赏额20元以上时,50%归作者,50%作为平台运作。
投稿邮箱:2829765785@qq.com
总编微信:
zcy13245029979
18478183786
(请上下滑动)
联系主编
敬请长按二维码
添加主编微信号
添加时注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