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您还在“感谢聆听”吗|随笔

一些专家的报告及老师的课例分享,在结束之际,报告人总喜欢说上一句“感谢聆听”,或者在PPT中敲出“感谢聆听”几个字,以示对听众的敬意。先前倒没在意,每次听到看到便接受了,最近学习活动比较多,听得多看得多,心底便琢磨上了,咬嚼着,倒品出了另一番味道。
“聆听”还真不是一般的“听”。“聆”在《说文?耳部》中这样表述:聆,听也。从耳,令声。“听”在《说文?耳部》中则为:聽,聆也。意思是仔细地听。两个字都有“听”的意思。从语法角度看,“聆听”是一个并列结构的合成词,是个同义复词,表示集中精力认真地虔诚地听取,带有尊敬的色彩。“聆听”一词的连用,较早的是汉代杨雄的《法言?五百》:“聆听前世,清视在下,鉴莫近於斯矣。”这里的“聆听”有仔细倾听的意思,带有敬慕和尊崇的味道。另外,《现代汉语词典》对“聆听”的解释为:〈书〉听:凝神~|~教诲。也含有认真、尊崇的意味,多用在下对上的听取上。
无论是《说文》是《法言?五百》还是《现代汉语词典》,“聆听”的“听”都有认真、虔诚、尊敬之意。更主要的,这种听取的主角是受众,也就是说主语是听众观众,这种谦辞、敬辞既可以表现自我的诚恳,更能够突出对对方的尊敬,多用于教诲、报告、演讲、讲学、朗诵、故事等有关人的活动。比如,今天聆听大师一曲演奏,犹如荒漠获甘泉,空谷闻足音。再如,他聆听过孙中山先生的演说。这样看来,报告人用“感谢聆听”结束活动,是误会了“聆听”的主角与感情色彩。
那么,有什么词汇可以代表报告人结束之际的心声?巴金先生的《能言树》中有一句:“万能的天上的大神啊,请您垂听我这个小女孩的哀告罢。”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垂听”的“听”有上对下俯听、倾听的意思。如果非得文绉绉地来上一句,显然,用“感谢垂听”“感谢倾听”,放低报告人的身姿,是可以传递报告者的谦逊、感谢与敬意的。
(部分材料来源于网络)

关于老赵
教育工作者,摄影爱好者,文学爱好者
微信:tpjczz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