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管仲论社会治理

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故省刑之要,在禁文巧;守国之度,在饰四维;顺民之经,在明鬼神,祗山川,敬宗庙,恭祖旧。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野芜旷则民乃营,上无量则民乃妄,文巧不禁则民乃淫,不璋两原则刑乃繁。不明鬼神则陋民不悟,不祗山川则威令不闻,不敬宗庙则民乃上校,不恭祖旧则孝悌不备。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为之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故刑罚不足以畏其意,杀戮不足以服其心。故刑罚繁而意不恐,则令不行矣;杀戮众而心不服,则上位危矣。故从其四欲,则远者自亲;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错国于不倾之地者,授有德也;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藏于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下令于流水之原者,令顺民心也;使民于不争之官者,使各为其所长也;明必死之路者,严刑罚也;开必得之门者,信庆赏也;不为不可成者,量民力也;不求不可得者,不强民以其所恶也;不处不可久者,不偷取一世也;不行不可复者,不欺其民也。故授有德,则国安;务五谷,则食足;养桑麻育六畜,则民富;令顺民心,则威令柠;使民各为其所长,则用备;严刑罚,则民远邪;信庆赏,则民轻难;量民力,则事无不成;不强民以其所恶;则诈伪不生;不偷取一世,则民无怨心;不欺其民,则下亲其上。
——管仲,牧民,管子
由此观之,管子真是一个老实人,明明白白地提醒当政者为了自己也要对老百姓好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才能长治久安,这是齐国可以富甲天下的根源之一。
管子思想、稷下学宫的人才培养机制和相对宽松的社会治理模式让战国时期的山东地区成为了世界上最富庶的地方,也是最文明的地方。然而,内卷化的齐国社会氛围事实上剥夺了后期稷下学宫的优秀毕业生们为本地服务的机会,徒留一地繁华却无法跟上历史发展的脚步。
细究起来,其错不在管子而在于经济发展的惯性,过度的财富会消磨战士斗志,虚弱的繁华难得长久,这是历史的必然,充分验证了辩证法的效力。经济是社会的基础,但只靠经济的社会,其基础反而不稳,过犹不及,盈满则亏的道理大家都懂,把握精准谈何容易!无人可用与人满为患是一体两面,都是社会“虚胖”的标志,蜀中无大将与二桃杀三士往往相伴相生,这是人性的弱点,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注意加以克服,因为这事关每个人的未来。
迎难而上,知巧不为方显英雄本色,羡慕嫉妒恨永远是自轻自贱者的标配。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