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德军笔下的禹城白塔寺古槐

编前话人文禹城公众号

今天的人文禹城文学角的作者——陈德军,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德州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禹城市作协副主席。业余时间从事散文随笔创作,作品散见于《时代文学》《当代小说》《鲁北文学》《禹城文萃》《齐鲁晚报》《德州日报》《德州晚报》《山东教育报》《山东工人报》《禹城市报》等报刊中,10篇散文获奖,3篇被选入山东省和全国级散文年选中,著有散文集《享受阳光》一部。

这篇《白塔寺的古槐》,写于2011年,曾发表于当年的《鲁北文学》。

白塔寺的古槐 作者:陈德军

槐树在华北不难见到。北京四合院里有,济南槐荫区有,泰安岱庙里有,我们这个小城里也有。在我见过的槐树中,给我印象最深、让我想得最多的要数白塔寺小学里的那棵古槐。

六月的一天,我和几个同事去那里搞教学视导,一下车就被眼前的景像吸引了:校园北侧静静伫立着一棵老槐,树身不算高大(大概六七米),但树冠硕阔,枝繁叶茂,苍翠欲滴,远远望去仿佛大团的绿云于半空中漂浮。

在偏远小学里能有如此古槐,真是出乎意料。走上前去细看,老槐的树干已腐蚀成洞,只剩北面一层皮,树洞刚用水泥填补过。树干虽腐,枝条却十分繁茂,叶片浓密厚实,树冠蓬勃,直径足有五六米,看上去郁郁葱葱,彰显着生命活力。古槐北面半米处,还有一棵槐树,直径约半米,同样枝繁叶茂,当地居民将其并称为母子树。老槐的东面有两块石碑(“重修白塔寺记”和“功德主善人”),碑下各有一个石龟,也许是年代久远的缘故吧,一块石碑上字迹全无,另一块上也是隐隐约约。

面对古树,我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仿佛面对一位历经风雨、缄默不语的老者。默默地凝视着这棵古槐,我在想:同样是槐树,长在城区和生在乡下,命运竟如此不同。且不说北京城、济南府或泰山脚下那些古槐,单说我们城区的那几棵,就与小学里这棵古槐境遇上有天壤之别。一中的古槐,有钟亭映衬相伴,不会感到寂寞,何况身居本市最好的高中院内,倍受师生亲睐和关注,不但有人立碑,还有人专门撰写了《古槐赋》:“丰瘤虬根,虎踞龙蟠,枝柯横斜,浓翠集冠,干鼎三分,黛色参天,霜皮溜雨,历劫弥健……”,立意可谓高远,用词可谓尽美。

汉槐公园里那颗古槐更是本市的宝贝,前些时为它扩修了公园,新增了一座二层的方亭,还专门撰写了《汉槐铭》:“其冠如棚,郁郁葱葱……”,称它生于汉代,至今已一千八百多年,树下是东汉王候的墓葬群,出土不少文物,已被北京博物馆收藏。

古槐的南面和北面,各生有一棵与古槐同根同脉的子树,树龄也在九百年以上。东汉兵部侍郎王诂曾专程到此拜谒此槐,回家后仿其样式在院中植槐三棵,以荫子孙,后来这侍郎的后代出任宰相,苏东坡为此撰联赞曰:“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足见这古槐颇有来头,身份尊贵非凡。

对比而言,白塔寺的古槐就没有那么幸运,与汉槐公园的古槐相比,境遇要暗淡得多:一个被供奉在石砌的高高围屏中,一个被遗弃在偏僻的小学内。一个有人树碑立传,身边游人如潮;一个名不见经传,默然少人问及。

其实,白塔寺小学的古槐也很有资历。传说学校所处的位置,本是古法海禅寺(白塔寺)旧址,当年李世民为报答司空方丈救命之恩,拨黄金万两修了一座九丈高的巨塔和400多个小塔。元朝初年,河南僧人了成率徒重修了白塔院。明嘉靖二十五年,本寺住持妙恒立石记载此事,并铸成一个重达3800多斤的大钟,挂在老槐树向南的树枝上,悠扬的钟声,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数百年间,白塔寺一直鼎盛不衰,香火十分旺盛,当时每年都举行大型庙会。清康熙七年,这一带发生特大地震,大小白塔全部坍塌。1950年秋,大殿成为危房,将其拆除,此后没再重修。但白塔寺这个名字流传下来,寺旁的老槐依然挺立院中,虽历尽风霜,仍枝叶繁盛、郁郁葱葱。

我静静地看着这棵古槐,在心里默默与它对话:白塔寺的古槐啊,你生在僻壤、长在乡野,但身份其实曾经也十分尊贵,怎奈日月轮回,时过人迁,眼见得白塔毁坏,寺院湮没,来拜访的人渐渐变少,你的内心是否也有过失落?如今你默默挺立在这里,不出风头、少有露面,所以知你者有限,无人为你立碑,更无人给你作传,你对此有何感想?凭我的感觉,你似乎对此并不介意,不管有没有人知晓或赞美,不管是不是遭遇冷落,你都看重自己,珍惜自己,宁静淡泊,贫贱不移,不向岁月低头,不向环境和命运屈服,照样枝繁叶茂、绿意干天,义无反顾地向人间散发着浓绿。也许正是因为你知道自己的使命,深深明白自己的价值,才既不奢望,也不攀比,根据自己的条件,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

白塔寺的古槐哦,你远离喧嚣,深居此地,不因身处穷乡僻壤而自轻、自馁,虽寂寞,但也不乏坦然与自在。你十分明晓自己的使命,所以不因别人的漠视而沮丧,你珍惜自己的生命,哪怕只给师生增添一点儿绿色、一片阴凉,也充满欣慰、坦然而立、无怨无悔。此地的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无数儿童变成青年又变成老年,有的甚至已经作古。你却依然挺立校园中,不避风雨,不怕磨难,身子一多半被侵蚀而空,但始终不向命运低头,不放弃自己的信念,一直锐意向上、生机勃发。你知道每一个生命都是可贵的,你从不因此而自怨自艾、浪费时光。你不是豪宅里弱不禁风的大家闺秀,你是乡野里经风历雨、洞明世事的睿智强者。

如果你身居市区,说不定也会成为一个景点,让千人看、万人赞,但风光之后其实也难免会有无聊与寂寞。你知道,洛阳牡丹固然让人喜爱,泰山石缝里的小花也同样让人敬佩,生命有大小,价值各不同,但同样都是鲜活的生命,都有存在的理由和价值。每个生命都有各自的形态和境遇,不管怎样,都应该尽力打好自己手中的牌,没有大作为,就做小贡献,尽自己所能心甘情愿地做自己该做和能做的事,不管身在哪里、境遇如何,只要明确自己的位置和能力,只要对得起自己的生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尽最大努力去悦纳自己,享受和奉献生命,就是一种安慰、一种价值,就能创造无悔的人生。

下午五点半,我们就要离开这所学校了。临上车时,我又看了一眼那颗古槐:白塔虽已坍塌,古寺早已不在,石碑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但古槐仍在,依然郁郁葱葱,挺拔秀丽,彰显着勃勃生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白塔寺的古槐啊,你从远古走来,历尽沧桑,但热心不减当年,对未来依然充满希望和信心…..

我在想:这里的孩子是有福的,因为有了这棵古槐,他们增加了一种阅历、一种回忆,将来无论走到哪里,即使忘记了某些学科知识,也忘不掉校园里的这棵古槐,古槐的形象气质早已植入学生心中,产生了永恒的精神影响,这郁郁葱葱的古槐啊,已化为一种象征、一种怀念,一种寄托与文化……

(原载《鲁北文学》2011年第5期)

相关内容推荐

▲禹城汉槐的传说

▲【禹城旧事】古今白塔寺

▲禹城黄诏村槐王的传说

▲禹城三殿庙枣树的传说

▲禹城有个“官庄”,相传……

更多关于禹城的故事传说及历史旧事,敬请关注人文禹城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