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江山散文 | 古镇同里,梦里水乡

江山
散文
古镇同里,梦里水乡






|
|


编者按: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那年七月,开启了难忘的江南之旅。因而与“东方的小威尼斯”——同里古镇有了一次美妙的邂逅。全文用第二人称“你”称呼同里,亲切自然,像是与古镇面对面地交谈。在作者满含情谊的文字中,同里犹如她的闺蜜,有小家碧玉的倩影,温柔亲切的吴音,古老悠久的文化气息。她以桥著称,水是她的灵魂,“苏州园林甲江南”,退思园诉说着主人的故事。南园茶社体现了同里人丰富的生活方式,现在的同里融合了古老与现代的双重气息,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抒情气味浓郁,如一位导游缓缓讲述着同里的一切,语调柔美自然,有着磁石般的引力。
古镇同里,梦里水乡
  同里古镇,梦里水乡,诗意水乡。你是旅游者宁静的悠然之地,你是我心目中最纯净的圣地。  ——题记
  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年七月,我带着一颗倾慕已久的心开启了水乡寻梦之旅。  我乘风而来,听着你温柔的呼唤声,循着你小家碧玉的倩影,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你。同里,吴越之地的一个古镇。你如水墨画般静谧,静卧在苏州市吴江区一隅。你如一位身穿白裙的古代美女,正在弹奏着古琴,那袅袅的琴音如一只纤手轻轻地拂动着我的心弦,心音随之不停地回响着、回响着……  如果说北方的小镇像一个粗犷的汉子,那江南的小镇就是柔情似水的女子。含羞娇柔,穿着青花瓷碎花旗袍,模样清秀,惹人爱怜。闻着你独特的气息,不知不觉间我便轻轻地滑入到了你温柔的水乡里……  走进暮湾尚,未上桥头,一抬头便遇见了你。初见,感到你并不惊艳,没有国色天香的姿态,有的只是“小桥、流水、人家”,仄逼的小巷,如网一样交织的河流,密密麻麻的,铺满了一地。走着走着,看着看着,不自觉地融进了你温柔的怀抱里,听着那些温软的吴语,觉得你是那么柔美、那么亲和。心绪不禁穿越时空隧道,追寻着你的前世今生。  “千年古镇,世界同里。”这是诗人给予你的美誉。在喧嚣的市井里,你犹如一朵悄然绽放的莲花,清新脱俗,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纯净幽美圣地,你以独特的水乡风格和悠久灿烂的历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  踏着青石板铺就的弯弯曲曲的小路,弥闻着南国香樟树的清香,听着橹声阵阵、流水淙淙,看着碧水漾漾、小船悠悠,随处可见小巧精致的园林、各种各样的盆景、参天葱郁的古木、临河而建的旧屋、青砖灰瓦白墙、河岸边绿色的青苔。踏着青石板走进幽深的巷子,触摸着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  “醇正水乡,旧时江南。”史料记载,你的名字旧称富土,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你濒临太湖之滨、大运河之畔,你因水而兴、因水而美。水滋润着你的容颜,养育着你的子孙后代。放眼望去,家家临水,户户通船,状如渔网,水上交通极为便利。你五湖环绕、水桥相倚,被柔柔的水圈成了七个精美别致、形状各异的小岛。镇内明清民居颇多,一座连着一座,白墙灰瓦,古朴典雅,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悠闲的居民围坐在一起说着软软的吴语,静享着生活的安逸。一个个老者鹤发童颜、仙风道骨,手摇着蒲扇,淡泊从容。小镇四面环水,船行水上,人在画中,“东方小威尼斯”之美誉,果真是名不虚传。  小桥流水,岁月静好。千百年来,水是你的命脉、你的灵魂。水多因而桥也多。这儿五步一景,桥桥相望,每座桥都像半个大花环,横跨河的两岸。水桥相拥,连接着两岸的居民,家家鸡犬相闻。大大小小的桥梁有40多座,形态万千,美不胜收。每座桥就是一幅天然的最美的风景画。我想,再有名的画家也临摹不出来它们天成的美韵来。  我手扶桥栏静立桥头,不由地浮想联翩起来。我想到了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而站在楼上的人看你,明月点缀了你的窗子,而你点缀了别人的梦。”此时此刻,站在桥上看风景的我也成了这桥上的一景,我的嘴角不由地漾起了一丝甜美的微笑。这些桥建筑时间久远,至今仍坚不可摧,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最著名的是建于南宋年间的思本桥和元代所建的富观桥,经历数代的风雨侵袭,依然横跨在波光闪烁的水面上,那么的安然,那么的宁静。最小的桥当属环翠山庄荷花池上的独步桥,独孔石拱桥,桥宽长皆不到五尺,设计灵巧,令人拍案叫绝!  沿着河岸上的石板路慢慢前行,驻足观望,各种桥不经意间便闯入眼帘中,我静静地欣赏着、慢慢地品味着,跨越时空想象着当时建桥的情景。最令人震撼的是“太平、吉利、长庆”三座古桥了,它们沿河道而呈现出品字型结构,人称“同里三桥”,它们是用花岗岩石构筑而成的,远看着,它们你挨着我我挤着你毗邻而居,如同三朵美丽的姐妹花,彼此陪伴着,静静地守望着。据说,同里的年轻人结婚时花轿必经过这三座桥,以图个吉利,象征富贵消灾、幸福吉祥之意。江南自古出才子,同里历史上出过的进士、举人不胜枚举。小东溪桥被当地人称为“读书桥”,此桥正名为普安桥,拱形单孔,南北走向,由清一色的花岗石砌成,清隽秀丽,精美坚固,桥身西侧有一副对联:“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接榜歌。”这幅对联生动记录了古时同里读书风气的浓厚和考取科举的盛况。同里人前辈们崇尚文化,以兴学为乐,以读书为本,一代代同里人延续着勤奋读书的精神,从这座“读书桥”上走出了一批批才子慧女,被世人传为佳话。  深宅大院,园林建筑,每一处风景就是一个传奇故事。人说同里有“三多”,除了桥多、名人多外,这里的明清建筑多如繁星,有退思园、环翠山庄、耕乐堂、三谢堂、嘉荫堂、崇本堂等,其中最有名的要数“退思园”了。“进取功名,退思风月。”“退思园”建于光绪年间,亭台楼阁及山石皆紧贴着水面,如鸟儿展翅水上飞,又如水上芙蓉婷婷玉立,故又有“贴水园”之称。布局之精妙,用石之奇巧,堪称中国园林建筑史上的一绝。  退思园园主叫任兰生,他曾任安徽凤颖六泗兵备道,后他被弹劾罢官,回乡后建此园,意为“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听导游讲,整个园区呈现横向布局,自西向东依次为住宅、庭院、花园。庭院内古木葱茏遮天蔽日,树下青青的苔藓无言地诉说着园主人的坎坷一生。东部园内房屋皆贴水而建,样式独特,体积小巧,布局精细,错落有致;西南方向是桂花厅,静雅幽美,设计独具匠心;西北角的揽胜阁居高临下,可俯瞰全园的美景。  这里的街道四通八达,主街道有八条,阡陌纵横,把小镇上的居民紧紧地连接在了一起。街道小巷,景致幽深,脚踏着石板,能听到清亮的回声,那么的悦耳动听。这里每条街道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有的仅容两三人并行。沿河两岸商铺林立,我一家接一家看着,一件件精致的工艺品、水墨画让我爱不释手。两岸居民隔河深情相望着,临河的都在自家门前摆起了木制桌椅,游客走累了,可以坐下来品茶休息一下。  南园茶社有人称它“江南第一茶楼”,它静静地横卧于水面之上,如一位智慧的老者俯瞰着同里人的欢喜悲愁。南园茶社由来以久,它曾是辛亥革命时期苏州一个著名的进步文学社团所在地。由吴江的陈去病、柳亚子等人发起,它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今它成了人们来吴江必看的一个景点。  这里的人有吃早茶的习惯,楼上楼下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人们在这里聚集着,悠哉悠哉吃着可口的点心,喝着可口的香茶,说着寻常日子里新鲜的见闻,品味着生活的真滋味,享受着慢生活的美好。  在同里,水和人交融在了一起,水就是同里人的灵魂。柔润的河水缓缓流淌着,滋润着水乡人的惬意生活。在同里,我感受到了宁静的幽美景色,感受到了居民如水般平静的生活。  同里,一座浮于水上的文化古镇。你如一幅天然的油画,那么的静谧,那么的诗意。你轻盈幽美的身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古镇同里,梦里水乡,水韵悠悠,悠悠水韵。遇见你是我今生的缘,你是我梦里珍藏的一湾纯净无瑕的清水,时时在我的心灵深处缓缓流淌着、流淌着……
我们的作者
阿巧
荷塘月色副社长
江山ID:阿巧,现任荷塘月色社团副社长、论坛版副,荣获江山2016年度“十大明星社长”荣誉称号。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从教数十载,崇尚陶行知先生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本人性格开朗,喜欢静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2015年2月一个偶然的机会走进了江山文学网,开始在荷塘月色社团发表文章,至今已有九十余篇,代表作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春去春又回》等。
荷塘月色社团
社团宗旨:
荷风千举夜朦胧,塘边写意醉清风,
月笼深夏识墨趣,色香文字入画中。
江山文学,
致力于传承,传播,
发展中华文化。
本期制作: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