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小鸟在前面带路(小鸟2017年1月书单(10本))

小鸟在前面带路

一个月过得也太快,还没看几本书,31天就过去了。

这个月看书中规中矩,不多,也没有格外的拖后腿。还是有很多时间拿去无所事事了,不过好在整体状态在回升。

在家没有电脑,iPad操作不方便,这个月的书单不配图不说出版社了。

2017年开年看的书确实大多还不错,所以1月书单打分整体走高。并不是我节操突然降低。

1、刘润《趋势红利:传统企业如何骑在新世界的背上》,好看10分,有料10分。

开年劈头一个双10分。作者刘润在得到app的商业课专栏质量还不错,于是我买了他的新书。二十年来,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企业的冲击越来越大,很多人开始担心自己的工作会被互联网取代,但互联网到底冲击了什么,传统企业要怎么改变,则是答案不太清晰的问题。本书回答了上述问题。

一、互联网到底冲击了什么。

整个商业行为流程,可以简单切割为创造价值和传递价值两个阶段。创造价值就是把产品做出来,传递价值就是把产品卖出去,其中又涉及到渠道和营销两个方面的问题。互联网真正影响的,是传递价值这个环节。比如说,从前厨子做饭,这是创造价值,客户在餐厅能吃到饭,这是传递价值。现在各种外卖,冲击的就是传递价值阶段。互联网扁平化,点对点,大大提高了传递价值的效率,缩减了传递环节,所以从前层层传递逐层牟利的行业,现在会很吃亏,比如说图书行业。懂这个基本原理,能知道分界点这一刀如何切,切在什么地方,就能更好的定位自己,发现商机。

二、传统企业要怎么改变。

这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一切红利,最终都是趋势红利,没有抓住趋势的红利,是很多企业转型不成功的原因。

如何抓住趋势红利呢?首先,企业要判断,自己在产品、营销、渠道、组织各个方面的强弱,然后再去选择突破点,在你最需要的环节,利用互联网加大企业成功能量。

刘润总结了四种趋势红利:流量红利(渠道)、社交红利(营销)、创新红利(产品)、全脑红利(组织)。

1、流量红利。

淘宝的电商最初好做,就是因为流量红利。后来大家纷纷涌入,流量红利被抹平,所以越来越难做。寻找新红利是零售的核心,比如会员、直销、自媒体、社群、直到再被抹平。这个时代的流量红利有社群经济(聚起人)、口碑经济(亲测有效)、单客经济(回头客)。

2、社交红利。

享受这时代巨大社交红利的前提是,产品要足够好。这个足够好的标准就是用户忍不住要发朋友圈夸你。三大社交红利:引爆圈层,多次甚至无限次传播,是社交网络的第一红利;零距交互,把传播沉淀为用户;新媒崛起,不断发现新的方式。

3、创新红利。

营销和渠道,都是在产品上做文章,产品是一切的源头。创新是每个时代都不会消失的红利。

创新分为四种。基础技术创新(比如发明显像管),工程技术创新(比如发明电视机),用户体验创新(比如做出彩色的电视机壳),流程效率创新(比如小米电视网络直销,降低成本和价格)。企业在做产品创新前,看清自己所处的行业里面,核心的问题是什么,准确找到这个时代的创新红利。

4、全脑红利。

联合一群人发挥最大的有效努力的方式,叫做组织。传统企业转型的问题,到最后都是组织问题。组织的目的,是让一群人的力量大于单个人力量相加之和。为了实现这个目地,需要有战略,以及全心为此努力的团队。实现这一点的核心是激励。员工不是主人,老板把持全部股权,却要求员工像主人一样工作,这不现实。敬畏人性。一切人的问题,最后都是治理结构的问题。企业要设置一种新的结构、一套恰当的激励体系以及一个合理的选择机制。

三大全脑红利:延续创新(怎么有创造力的把原来的事情做得更好);平台创新(公司提供平台,让有创造力的员工变成主角);颠覆创新(企业提前布局未来新方向)。

2、威廉·M·埃克斯《你的剧本逊毙了!100个化腐朽为神奇的对策》,好看10分,有料10分。

一本很容易因为名字漏过去的好书。作者威廉本身是个编剧,在大学里教剧本写作,又干了二十多年剧本批评,对剧本中容易出现哪些错误非常有经验。

这本书就是他总结的常见的一百个错误,第一部分是剧本的故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包括构思,人物,结构,场景,对话五个方面。第二部分是写作实践中的问题,第三部分是剧本写好之后的问题。

从内容上说,本书含金量极高。这种多年实践中总结出的坑,简单粗暴打脸有效。坑的背后,是新手甚至老手对这件事思维的不够清晰。作者很直白的把写剧本时的要点砸到读者脑子里去,思维清晰了,自然会少踩些坑。

从文风上说,这真是本编剧写的书。编剧太懂如何让读者觉得好看,这本书讲了很多深刻的道理,却没一点学究气,很轻松有趣,很多地方非常好笑。

从实操性来说,完美。本来就是一本源自实践的书,有大量例证。为了让例子更清晰,作者甚至拿出了两幅图,是剧本初稿和手写批注修改版,然后一一讲解,每个地方为什么这样改。业界良心。

另外,作者断续推荐了很多相关书籍,可以链接到很好的书单,也是本书一大亮点。

这本书主要针对的是编剧,但是其中很大篇幅在讲如何写好故事,可以拿来写小说,或其他文章。剧本比小说水平要求高很多,以剧本要求的故事张力和画面感来写小说,会好看得多吧。

最后,本书开头和结尾一再强调的观念,我很喜欢——如果这不是你想要做的,你为什么要做呢?

3、李叫兽《李叫兽精选集:文案不是文字》,好看9分,有料10分。

李叫兽是个神人,90后,读书期间潜心打基础,工作后发现市面上各种营销的文章都很差,就自己开始写了,结果写得很不错。这本书一个机构从李叫兽的公众号里挑出来一些文章编排所成,非出版物,只有电子版。这本书主要讲文案怎么写。本书的分析深入,易懂,伴以大量例证,理论性和实操性都很强,很值得文案写作者学习。

李叫兽把文案分为X型和Y型,前者修辞华丽,说了等于没说,比如说“乐享生活,畅意人生”,后者花费大量时间了解用户想的是什么,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打动用户。李叫兽认为,这两种文案的根本区别是视角不同,是自嗨,还是用户视角,决定了文字呈现的效果。本书很详尽的讲解了这两种文案的区别,以及如何站在用户视角写出一篇好文案。

这本书教我们如何反直觉的站在用户角度思考问题,如何避免只感动自己,如何理解自己与他人看待同一个问题的巨大差异,如何抓准用户的认知和情绪,用文字去影响他们的感受和行为。说是一本文案教程,其实比文案更为深刻。

4、许荣哲《小说课2:偷故事的人》,好看10,有料9。

《小说课1》还有点整体性的意思,《小说课2》则是更具体的技巧。本书也采取了主题形式,分为故事、原罪、情节、想象力、两难、意外、打赌、层次、象征、选择等等28个主题,以理论加小说解析的形式,偶尔给读者加一些练习。和前一本相比,本书收录的大部分是许荣哲演讲内容,实操性更强一些;另外,这本书要更好看一些。分享其中一个主题教的故事公式:

问题一:主人公的梦想是什么?

问题二:他的原罪(阻碍)是什么?

问题三:他如何努力?

问题四:结果如何?

问题五:如果结果不理想,代表努力无效,那么,有超越努力的意外可以改变这一切吗?

问题六:意外发生,情节如何转弯?

问题七:最后结局是什么?

简化一下:梦想-原罪-努力-结果-意外-转折-结局。用这个公式,三分钟内都可以变出故事,想写更曲折的故事,就把这些步骤搞得更麻烦一点。

5、许荣哲《小说课1:折磨读者的秘密》,好看9分,有料8分。

许荣哲,在台湾被称为“70后最会说故事的人”,本书是他的小说创作教程。本书分为37讲,有人物、场景、对话、开场、性格、形式、故事、叙事者、时间等小主题,每一讲介绍一个写小说的要点或技巧,从理论入手,用具体的作品来分析、解说,非常细致的讲解了写小说的一些基础知识。许荣哲本身是会讲故事的人,即使是本介绍如何讲故事的书,也讲得行云流水、文辞优美,读起来非常舒服。就算不从中学习写小说的窍门,跟着看一看好的小说为什么吸引人,好在哪里,也是不错的事情。

6、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好看8,有料8。

四刷这本书。去年8月份三刷时,惊为天书,学到了密密麻麻的新理念。半年后的此时再刷,已经没有太大的触动,里面大部分内容已经变成我思维的一部分,甚至偶尔惊奇的发现,我平时给人讲道理时,说的话是源自这本书。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半年我自身的成长应该是很不小的吧。四刷的书,不再抓框架了,摘录几句话:

1.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你想要什么,它偏不给你什么。摆脱这个死循环的方法只有一个——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能换的东西。

2.焦虑的情绪会让人觉得“必须要做点什么”,但是,在缺乏理智状态下的任何决定和行为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3.这就是那些爱钻牛角尖的人最终常常吃亏的重要原因——他们总是想“马上解决当时不能解决的问题”。

4.几乎一切愚蠢的行为都来自于否定现实、逃避现实。

5.几乎所有学习困难和思维困境,是因为之前在学习基础概念的时候不加重视造成的——没有例外。

6.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依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坚持,其实就是重复,而重复,说到底就去时间的投入,准确的说,是大量时间的投入。

7、罗兰·米勒,丹尼尔·铂尔曼《亲密关系》第5版,好看4分,有料9分。

一本人际关系学教材,系统讲述亲密关系。身为教材,本书最大的亮点是严谨权威,所引用的理论和数据均有来源,且在第二章专章讲述人际关系学的研究方法。同样,身为教材,本书最大的缺憾就是不好看,概念密集,说理不生动,啃得比较痛苦。

本书讲述了人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吸引力,社会认知,沟通,相互依赖,友谊,爱情,性爱,压力与紧张,冲突,权力和暴力,亲密关系的解体和死亡,亲密关系的维持和修复。比较全面的涉及了亲密关系的方方面面,但都没有展开,实操性偏弱。

对我个人而言,这本书最核心的价值在于护体。市面上有很多亲密关系,心理学,灵修等类型的作品,大多是作者的个人感悟或者从少量经历中总结出的经验,鱼龙混杂,缺乏数据支撑,未经实验验证,严格来说,不具备普适性,这是本书作者所强烈嫌弃的。看一看这本书打个底子,有助于我们以更冷静的态度去鉴别所遇到的那些理论。看了很久的各种心理学作品,直到此刻,我才想起,心理学是门科学。

开始谨慎对待武志红、张德芬们了。

8、麦基卓,黄焕祥《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好看6,有料8。

一本让人浮想联翩的书。

一,基本分

内容上,这本书中规中矩,讲的亲密关系方面的知识绝大部分都可以在同类书籍中见到。唯一比较特别的理论,我没看懂。

表述上,本书很难得的不拖泥带水,不停的对概念一一剖析,准确精当。

本来好看和有料的基本分都是7分。

二,扣分

本书结构很薄弱,章与章之间的排列逻辑就已经不太明显,章下面竟然没有节,散布着一个个小标题,小标题之间逻辑更不明显。这很影响阅读,好看扣掉一分。

三,加分

有料分多加了一分,因为两个作者实在太拼了。

两个大老爷们,都是心理医生,有妻有子。为了探索亲密关系,两个人抛妻弃子住到了一起,白天一起工作,晚上一起生活,不断的以专业的技能处理两人的关系,想试试能亲密到什么程度,最后一起住了二十六年。二十六年。二十六年。然后出来写了这本书。

整本书都是这俩人对亲密关系的心得。作为一个没什么层次的俗人,我就是很想知道,这俩人到底什么关系……

9、村上春树《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好看5分,有料7分。

村上先生的随笔集,主要内容是他如何成为小说家,以及创作相关问题。一个奇怪的现象是,我看过的小说创作者的写作自传性质的文章,都非常啰嗦,不好看。不知道是因为确实如此,还是翻译得不好。这本书从个人经历到写作技巧,都不如斯蒂芬·金的《写作这回事》。但其中传达的写作者的状态和工作理念、态度,仍然非常值得后辈们学习。

10、舒明月《大师们的写作课:好文笔是读出来的》,好看2,有料3。

今年看砸的第一本书,被豆瓣高分坑了。

实事求是的讲,作者确实是个对文字很敏感的人,评判大师们的作品也很有审美和功底,但是这和有能力写一本好书是两回事。

本书从文笔上说,没什么优美的感觉,口语痕迹很重,偏偏读起来又不顺畅,让人非常质疑“读好作品有好文笔”这个基本假设。本书从内容上说,描述作者文艺的感受居多,说理和实操极少,讲得也不透彻,不符合书名中的“课”字。

整体来说,我认为作者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读者,帮人看文章改文章大概眼力也是非常好的,写书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