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金侬学书心得分享(续二)

二十一、关于起笔和收笔
说到逆锋起笔和回锋收笔,如果我们对小说、电影、电视剧创作有一定的了解,我们就可以通过比较,发现他们之间有着奇妙和有趣的联系。
一篇好小说、好电影、好电视剧的开头,往往不是顺着开头的,而是“逆锋起笔”。
也就是说,它的开头不是顺着来,而是反着来的。
我们拿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来举例子。
《人民的名义》的逆锋起笔是,剧中的主要人物,市委书记李达康的出场和他在前面几集中的表现,是不是让我们对他的感觉很不好?
甚至我们都怀疑到他不仅是贪官,而且他还可能是给丁义珍通风报信的人。
慢慢的,我们才发现,丁义珍的出逃不仅跟他没有半点关系,而且他还是很想作为,也有作为,并且很有前瞻性的一位领导。
他跟反面人物政法委书记高育良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
在美国好莱坞电影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不少人物,一出场骂骂咧咧,满嘴脏话,甚至行为也不检点,但随着剧情的展开,我们慢慢发现人物身上的闪光点,最终他竟是作者浓墨重彩塑造的一个英雄人物。
相反,有的人物一出场道貌岸然,浑身都是光环,然而,他却是一个大反派。
欲扬先抑,或者先扬后抑,这都是“逆锋起笔”。这是影视编剧惯常采用的编剧手法。
当然,还有一种文章的写法,插叙,或者倒叙,也可以使我们联想到“逆锋起笔”。
小说、电影、电视剧的结尾,“回锋”又是经常采用的方法。
一度经久不衰的电影《007》,影片的结尾,007特工圆满完成任务,正准备到海滨去度假。此时,手机响了,新的任务又来了。
这不就是回锋吗?
我们经常讲,一个好的叙事性作品或者文章,要首尾呼应,作者在开头的时候,就应该想到如何结尾,而结尾的时候,要照顾到开头。一篇小说的开头,如果描写了一把挂在墙上的剑,到这篇小说结尾的时候,如果这把剑还没有出鞘,这篇小说的构思就一定有问题。
这个“结尾要照顾到开头”的作文结构理念,难道不就是楷书用笔中的“回锋”吗?

二十二、关于长撇
长撇的前三分之二,粗细不变,并且基本保持直线。
长撇的后三分之一,开始逐渐变细,并且逐渐出弧线。
这是写长撇的难点,要靠我们在实践中好好体会。
为了加强大家对这一点有更深入的认识,我想岔开来讲一个成语。
这个成语叫“得陇望蜀”。大家应该知道它的基本意思。
在东汉的时候,陇指甘肃东部、陕西南部,蜀指四川的中西部。
这个成语故事最早的出处是《后汉书》,后来这个成语又出现在小说《三国演义》曹操和司马懿的对话中。
当时,曹操的部队占领了陕西南部,也就是陇。司马懿就向曹操建议,说,这个时候,在四川成都一带的蜀国听到咱们占领了陇,举国上下都很害怕,也很紧张。我们可以趁这个机会,乘胜进攻,一鼓作气把蜀国拿下来。
曹操听了,却说:人啊,就是不知足,既然得了陇,怎么又想再要得到蜀呢?咱们得了陇,就够了嘛。
于是,他带着部队就回去了。
“得陇望蜀”这个成语,是讲人不知足。在“北上广深”好不容易买了一套房,还想买第二套。当领导已经当上了处长,还想当局长;已经当上了总经理,还想当董事长。
现在,我想用“得陇望蜀”来形容写长撇时,一边写着基本是直线的前三分之二,一边心里却要想写那三分之一的弧线。
长撇的前三分之二好比“陇”,后三分之一好比“蜀”,写这个“陇”的时候一定要望着“蜀”,甚至,写“陇”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蜀”,只有这样,这个长撇才写得好。
请注意,平时我们讲“得陇望蜀”,多少带有贬义,而在此,我却是鼓励大家要这样去做。
大家可以好好体会一下。

二十三、关于长捺
我不知道各位小时候是不是在幼儿园或者公园坐过滑滑梯。
滑滑梯最上面是一个平台,连接一个大约四十五度角的可长可短的滑道。
小朋友从梯子爬上去,走到平台上,然后坐到滑道的最上端,往下滑。
滑道的最下端是连接滑道的平木板。
小朋友滑下去以后屁股就坐在平木板上,正好双脚落地,可以安全地站起来。
想象一下,长捺的起笔是不是像那个平台?
小朋友已经站上了平台。
然后写第二折。像不像一路滑下来?
最后屁股坐在平木板上。那个平木板像不像捺脚?
其实,我们从事一些带有艺术性的活动,可以多多激发一些想象力,往往这些想象力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找到感觉,为我们的学习插上翅膀。

二十四、关于竖折
竖折其实是由竖和横两笔组成。
其实就是写两笔,一竖,再一横,但却是通过一笔来完成。
那么,这当中就有一个“带”。
时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这个人,总是喜欢表现自己,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老是喋喋不休,而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他却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这个“一笔带过”,出处应该就是从这里来的吧——这当然是我合理的臆断。
这个“一笔带过”,有两个关键词,首先是“一笔”。
不能两笔、三笔,只能一笔。
再有就是“带”。
各位好好体会“带”这个词的意思。
“带”,有带动的意思,即以竖折来说,那是那个竖带着你来写横的。
所以,那个竖很重要,那个竖写不好的话,就没法“带”你玩儿了。
从这一点来看,书法真的很难,比绘画难多了。
写就是写,不能描;绘画老在描,不但描,还可以涂。
除了写,还要带,还要一笔带过。
各位如果还有学中国画的,把这个“一笔带过”的功夫放在画荷花、画兰草、画竹子上看看,那种画出来的感觉、神态、味道,其清爽、干净、利落,绝对与不懂书法和没有练过书法的人画出来的完全两样。
书画,书画,“书”在“画”的前头,说明“书”绝对是“画”的基础啊!
画的笔法,如果没有书法的基础,就完全没有神采,不如不要用毛笔画,改用钢笔、铅笔去画好了。

二十五、关于书法与人生
我们讲“永字八法”,其中牵扯的学问很多,关乎地质学、马术、数学、体育、物理、兵器,更有家禽饲养学、古代刑法学。
一言以蔽之,“永字八法”包括了人生的许多经验。
那么,可不可以这样讲,丰富的书法用笔,实际也包含了人生的许多经验呢?
确实如此。
就像文学是人学,文学写的是人生,书法的用笔,最终也表达和反映了一个人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我们以前的课中曾经提到过的书法理论家孙过庭提出一个看法,说一个人什么时候可以成为书法大家。决非一个毛头小伙子刚刚得了什么书法大奖,也非一个美女入了什么书法家协会,而是一个人把各种学问都打通了,通过自己的阅历经历,自己的人生实践,对人生对世事有着深入和独特的真知灼见,这样的人,才可能成为书法大家。
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八个字——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通会”是什么意思,就是学问、人生,都打通了,这个时候,这个书法家就不得了,他已经达到“人书俱老”的境界。
一般来说,到达了这个境界,这个习书者已经不再年轻。通常已经七老八十。
所以,我们经常讲,书法,越老越值钱,这是这个道理。

二十六、关于露锋
写楷书时,露锋是不提倡的,要提倡的是藏锋。
从露锋的不提倡和藏锋的提倡这两点来看,恰恰显示了中国文化的特点,那便是中国文化讲究藏,而不讲究露。
锋芒毕露,剑拔弩张,不是中国文化倡导的行为。
但是,露就完全不好吗?
其实也不是,欧楷中的“柳叶撇”,这个撇,还就要露锋。
欧楷中还有少数一些字的用笔,也是用露锋来完成的。
整体上、基本上,我们讲究要用藏锋;局部上、细节上,也可以使用露锋;这样,书法的用笔形态就丰富多彩了。
这个露与藏,又与人生哲学结合了起来。
大家都听说过毛遂自荐的故事吧,这就是使用露锋写出好字的范例。
这个故事出自《史记》,说的是战国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情况十分危急。赵王派平原君前往楚国,请求援救。平原君打算在门客中挑选出二十个能文能武的人才一同前往。这时,有一个名叫毛遂的人,主动向平原君自我推荐。
平原君问:“你在我门下多久了?”
毛遂回答:“三年了。”
平原君说:“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就好像一把放在袋子里的锥子一样,立刻就会显露出锋利的锥尖。你在我门下三年了,我却没听说过你有什么表现,你还是留下吧!”
毛遂说:“我现在自我推荐,就是请求你把我放进袋子里,如果早点有这样的机会,那我就不只是露出锥尖而已,而是早就显露出才能,锋芒毕露了!”
平原君觉得毛遂说得有道理,就答应让他一同前往。
结果,正是这个毛遂,帮助平原君完成了任务。
没想到派你任务,你却主动请缨,这不是锋芒毕露吗?
但该露的时候就得露。
不过,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毛遂在露之前,其实已经藏了三年了。
之所以藏,那是因为没有合适的机会。
有一句话说得好,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之人的。
准备是什么?
就是藏。
细细想想,书法用锋的露与藏,哪里是讲用笔,分明是讲人生。

二十七、关于书写习惯
这里再强调一句,悬肘的难与易,关键在于习惯的形成。
不习惯,当然难;习惯了,就不难了。
人类最初也是四肢着地,后来解放双手,就变成直立行走了。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最初的直立行走肯定会让我们的祖先感到不习惯。
结果呢,后来习惯了,现在再让我们四肢着地去爬行,我们反而会觉得很不习惯,很难。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
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说:自然即习惯。
好习惯其实是教育和学习最大的成果,它才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保证。
比如,一个人爱学习,这个人一定会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不会被时代和社会所淘汰。
又比如,一个人勤于思考,他就一定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脑筋经常用,相对来说,就会老年痴呆得慢一点。
再比如,一个人老能总结经验,他就能从失败中获取更多的教训,尽量使自己不犯重复的错误。一个人错误犯得少了,他当然会走向成功和辉煌。
这里扯开去讲一讲曾国藩。他的成功是因为什么?不是因为他比别人聪明,而是因为他比别人笨。因为他笨,他就总在反思总在总结,总把这些失败的教训写在日记里,然后一遍一遍地敲打自己不要再犯重复的错误。写日记总结失败,是曾国藩一生养成的好习惯,因为这个习惯,他没有输给比他聪明的左宗裳,甚至在很多方面超越了他。
爱学习,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经验,这些都不是知识,而是习惯,形成这些习惯的人,一定不会是人生的失败者!
只可惜,当今教育把如何培养一个人良好的习惯这一点给严重忽略了!

二十八、关于书法形态
各位有没有发现,我越来越喜欢用“形态”这个词。
楷书的各个笔画,是十分讲究形态的。
横竖撇捺,点折钩挑,各有形态。
如果我们能把各个笔画形态写好,放在一个好的结构里,应该就是一个好看的字。
所以,书法的形态练习,十分重要。这是书法的基本功。
就像跳舞,一个人手怎么抬,脚怎么踢,腰怎么弯,一举手,一投足,都呈现出舞者优美的形态,那这个人跳的舞,一定有观赏性。
怕就怕,一个人压根儿不知道自己手怎么抬,脚怎么踢,腰如何弯,才是优美的形态;或者手抬得变形,脚踢得别扭,腰弯得难看,却还在那里起劲地动手、踢脚、弯腰,那做出来的动作和姿势还是舞蹈吗,还会有人对它欣赏吗?

二十九、关于书法的变与不变
说到书法的结字,我们还是来重温一下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那句名言:“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这句话让我情不自禁地就联想到了中国传统文化,联想到了《易经》。
“易”,就是“变”,一部《易经》讲的就是变化的道理。
然而,《易经》里有一句话,叫做“持经达变”。
怎么讲?
这个持“经”的“经”,是什么?
这个“经”就是不变的真理。
确然,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然而,相对于变,就一定有它的对立面——不变。
不变与变,构成对立统一的矛盾。
如果世事只有变,没有相对不变,今天学习的知识,明天就是谬论了;今天值得追求的东西,明天就不值得追求了;今天的努力,明天就成了无用功——那我们还学习什么?追求什么?努力什么?干脆坐以待毙得了。
正是因为这世上总有相对不变的东西,才使我们有了坚持、坚守和不懈努力的动力,这个相对不变的东西就是“经”。
“持经达变”,就是要求我们掌握了相对不变的真理,再去追求变化,在瞬息万变的人世间,始终不迷失自己,始终可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知变却求不变,知不变而求变;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这才是《易经》告诉我们的智慧。
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赵孟頫的那句名言,我们才不会出偏差有误解,甚至去做嘲笑这句话的无知可怜虫了。

三十、关于习书的恒心
习书是最考验一个人毅力和恒心的功课。
就冲这一点,我想它就应该是青少年的必修课。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个现实的故事,想给大家分享一下。
我的母校是上海华东师大,它的老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长风公园的边上。
我是这个大学中文系毕业的。
二十多年前,我们中文系的系主任徐中玉教授每天晚上都喜欢从学校的后门出来,然后沿着长风公园走一圈。
这是他的习惯,几乎风雨无阻。
开头,他不是一个人走,是一群人走。
其中包括一些其他的教授和他们的夫人,他们都住在附近,离得不远,召集起来很方便。
走着走着,人就越来越少了。
为什么?
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人不想走了,走不动了。
但徐先生还是走,最后即便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他还走,风雨无阻!
就这样,几年前,他度过了一百岁的生日。
那些没有坚持下来跟他一起走的,很多已经离开了人世。
我在想,是因为那些人没有坚持下来跟徐先生一起走,才没有活到一百岁的吗?还是因为徐先生坚持走到底,所以才活过一百岁的?
不管怎么说,徐先生能够活过一百岁,与他一个人能够坚持走到底,是有关联的。
这么说起来,其实生命是一种意志,更是一种坚持。
徐先生因为坚持了,他走过了百岁;那些人没有坚持,便中途掉队了。
我想起徐先生百岁生日的时候,他的学生给他拍了一张照片,他微笑地眺望着远方。
他在看什么,又在想什么呢?
我不得而知。
口才很好令我十分佩服的新东方俞敏红老师说,一个人只有把事情做得足够久,他才能看得到别人看不见的风景。
书法是这样,生命是这样,任何事情都是如此。
为了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我们要学会坚持。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这是老子在《道德经》里告诫我们的,我把它送给各位同学。

图片说明:金侬2018年部分书作。
关于金侬:
本名张扬,书法落款名金侬,常用笔名废墨。
著名书法家,知名影评人、记者,资深媒体人,小说家,编剧。
  中国文联编审,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丝绸之路电影节评委,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书画协会会员,中国书画院会员,中国书法名家联合会理事,中国民盟书画院会员,中国民盟北京市委文化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协书画院会员,清华附中特聘专家级书法教师,文化部老年大学特聘书法教授,原《大众电影》杂志编辑总监。
  更多资讯,可搜寻互动百科金侬词条,百度一下金侬书法,或可关注金侬头条号——金侬自媒体。
  特别提示:
  凡已关注本公众号,在微信朋友圈和群里同时累计转发分享本公众号十篇(包括视频)以上的朋友,将获赠金侬小品书法一幅。转发分享记录可以截图形式发至金侬私信。
敬请关注金侬先生微信公众号:
金侬书苑